机箱内部一览 出色的拓展能力
COSMOS II虽然定位是比一般塔式大很多,但实际上内部结构并不会超脱于Intel标准,XL-ATX/E-ATX/ATX/M-ATX等几乎所有市售平台都能装的进去,换而言之只有你找不到的平台没有它吃不下的主板!另外,他支持各种尺寸平台的完美背线,设立独立风道硬盘仓位,近乎完美的兼容性与拓展能力。
内部结构
可以看到通气部分也是有网孔防尘
另一侧
支持走背线不仅仅主板支撑架上要留出开口,背面也要留下足够的空间,根据经验来看,至少要留出1.5cm才能满足大多数电源。你不用担心COSMOS II,它的空间很富裕。
硬盘转换架
上方提供五个转向硬盘架,另外5.25”的免工具设计采用按压式:硬盘托盘的部分与过往的托盘构造大致相同,只是CII的又多了网孔化设计。
这里藏着六个硬盘仓位
硬盘笼可以拆卸,不需要螺丝固定
也许有的朋友很奇怪,这台机箱明明看上去只有5个硬盘仓位为什么说它的拓展能力出众呢?实际上打开这里的散热风扇罩就会发现,底下隐藏着可以安装六块硬盘的地方,这里的散热相对独立对数据安全有帮助。
后面配置12cm风扇
这颗风扇与硬盘位置的两颗和顶部是一样的,就不重复介绍了,转速均为1200RPM噪音只有17dBA。
各种接线
前置接口多功能按钮多也就意味着接线更多,看着这一捆线材装机的时候一定头疼。还在线头上有写着每一根是干什么用的。
机箱配备的零件
USB3.0连接方式采用19PIN Header:对于原生USB3.0越来越接近普及,而大部分高阶版也都有独立19PIN HEADER的设计来说,这样的作法才是正途。除了常见的螺丝与束线用材以外,比较特别的大概就是那水冷排用的支架、以及3.5” 用的钥匙。还有因应CPU用8PIN电源
可能的长度不足特别附上的EPS 8PIN延长线。不过实测以后,CM自家的金牌以及SPH系列都可不必用上,非常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