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记
乡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思念。在每一次深夜难寐之际,在每一个相思的季节,在每一段无助的时刻,思乡的情绪总会如影随形。我不害怕孤独,但我害怕的是内心那份压抑,一份压在内心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怀。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总在每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升起,在心中萦绕不去。
乡愁是母亲手中的针线,在每一个黑暗夜里不断的缝补,一盏煤油灯撑起母亲心中的那份信念。在千山万水的末端,也无法割去那一丝牵挂。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与其它人一样,每天总是在田间地里干活,锅碗瓢盆伴随着她的一生。母亲喜欢腌制咸菜,而咸菜也伴随我度过了孩提时代。母亲的一生总是很忙碌,只有在秋天以后才会有一点多余的时间,而她却总是闲不住。记得每当冬天的时候,她的手上总是张冻疮,而且还会开一道道冻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唯一不变的是每年穿在身上的一件毛衣。
乡愁是父亲手中的牛鞭,伴随每一天朝霞与夕阳。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没用什么值得可歌可泣的故事。父亲不爱说话,只有一头老黄牛,默默的耕耘,山坡、田间是他的伙伴。在每一次天黑时候,他总是会坐在青石板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那一缕缕青烟,托起每天不变的行程,似乎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才可以读懂他内心的想法。每当麦地铺满一层金黄的外衣,父亲那张沧桑的面孔才会露出发出内心的舒畅。
乡愁是一把镰刀,总是不断地耕种着岁月的土壤。那一堆拥挤的豆角,那一片起伏的稻田,那一树提灯的柿子,一草一木都装满了我的行囊。思想里长出了村庄,浑厚的嗓子撕开了小河的流淌。涓涓的声音,就像是一首清远的笛,没有多余的修饰,只会响彻天际。
乡愁是一丛杜鹃花,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轮回。轮回在那一片黄土地的角落,没有养分,没有沃土,只有那一份不断梳理的芳香。太阳染红了老屋的身姿,石磨碾来了远古的脉搏,那一片静怡与安详沉醉异乡的过往。
乡愁是一颗柳树,沧桑的姿态洗涤着前方的灰蒙。一枚柳絮飞进了我的思想,以光的速度冲击着软弱的神经,大地的胸怀包裹着每一粒泪眼。灵犀般的飞舞,轻盈着陌生的欲望。遥远的彼岸,我看见那是大黄趴在门前的守望。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流云徘徊在天边,疲惫的身躯布满了尘埃,而故乡的道路却显得那么遥远。渴望那一丝依存,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再听听那不曾间断的童谣,童谣中还有我那慈祥的父亲。
“莫见平生悦,乡关更怯愁”离乡的思绪漫延在古老的村庄,昏暗的灯光倾斜着思想的惆怅,内心惶恐的语言只有夜莺还在鸣唱。今夜无酒,今夜无眠,只有一弯明亮照在窗前。拉长一具孤单的背影,摇摆理想与现实之间,每一次思考都会触动绷紧的琴弦。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蜀国西”站在异乡,我以苦行僧的双手紧握,用一片赤子之心凝望站在田间地里的背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