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804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故乡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948
飞翔币
211671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30494
信誉值
8

  车从云贵高原的贵州开到成都已是17日深夜十一点多钟,匆匆找了一个歇处,准备第二天再启程赶回阔别已久的川东老家资中。
  
  第二天从成都平原出发,沿成渝高速公路一直向前,大约120公里处有一个叫球溪的收费站。出了收费站车子大约还需要行进四十分钟就到了内江、资阳、眉山三市交界的一个乡村小镇,小镇名叫发轮,也就是我的故乡了。
  
  故乡小镇与中国千千万万的小镇一样,都远离都市和繁华,少了一些喧闹和嘈杂,从而多了一份静谧和恬美。故乡身处大山,依山傍水,农田、炊烟、小河、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改变,却让人感觉温暖。
  
  不管是川东还是川西民俗民风基本一致,节日的小镇与之平日相比,还是别有一番景致。小镇不大,从街头走到街尾也不过几分钟时间,更没有什么南北或者东西走向,因此小镇谈不上什么规模和大气。但节日的小镇格外热闹非凡,街上人流如织,出门在外回来省亲的,亲朋邻里相互串门的,山里的村民上街采购年货的,街上小商小贩开门营业叫卖的;各种人声、笑声、音乐声齐聚一堂,好一派幸福、祥和的气氛。
  
  小镇对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家,因为儿时在这里长大。就是不再亲历,如果只是回忆单凭记忆,小镇的每条街、每条巷、以致每户人家、每个人都可以历历在目,绝对不会出现差错。记忆最深刻的是街东头以前的一个垃圾处理场,那时整个小镇的垃圾几乎都倒在那里,那时年幼,刚上小学,每到周末或放假,我们三三两两的小孩子就一人手拿一根铁丝在垃圾堆里找呀找呀,什么瓶瓶罐罐、胶布口袋、废铜烂铁,只要废品站要收能卖钱的我们都捡,然后卖掉再去买连环画看,那时的葫芦娃、西游记是我们最喜欢看的小人书。最让人开心的还是偶尔会从垃圾堆中刨出一分、两分的纸币,然后我们就拿到街上商店去买糖吃,记得那时一分钱可以买一个水果糖,这种糖虽谈不上好吃,但很甜,含在嘴里很久都吃不完,现在是再怎么也吃不到这种糖了。
  
  儿时的记忆很多,儿时的故事也很多,儿时的人在变,儿时的事也在变,唯一没变的就是故乡熟悉的脸庞。物是人非是指的我们自己,但并不是故乡,故乡永远安静、慈祥。
  
  我家老屋没在镇上,离镇上还有几里地。回到老屋已临近天蒙蒙黑,父亲陪着我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父亲原本是要坐车回老屋的,其实并不是父亲要坐车,而是父亲怕我不肯走路想坐车,父亲走了一辈子山路,父亲也是个节俭的人,所以父亲要坐车也是完全在为我着想。我了解父亲的苦心,一来为了感动,二来为了想多近距离的接触我亲爱的故乡和亲人,所以我和父亲商定我们徒步回家。
  
  回到老屋,母亲大抵是早知道我要回来,门没有上锁,虚掩着,轻轻一推即开,而且还会发出吱嘎的一声响,母亲便知道我回来了。回到老屋母亲没有出来迎接,一个人在柴房昏暗的灯光下忙活着,听到门响,在我踏进家门的一瞬间只见母亲扭头过来看了一眼,又立即手忙脚乱起来。母亲的举动是一种习惯,多少年了,她常常把喜悦和悲伤藏在心里,就像一匹任劳任怨的老牛,对子女的付出和爱,她知道,我也知道。
  
  我来到母亲身边,母亲依然忙碌着生火做饭的事,系着围裙、低着头、弯着腰使劲的往灶膛里放干柴。嘴里母亲不断的埋怨父亲:“怎么不早点先打个电话,要不这会饭早都好了。”父亲默默的没吱声,也只是跟着母亲一起忙活起来。我答到:“妈,我还不怎么饿。”然后眼泪就打湿了眼睛,母亲没有理我,依然忙碌着她的。
  
  吃饭的时候,父亲忙着摆桌子和板凳,母亲忙着端菜、拿碗筷,俨然把我当成了他们最珍贵的客人,让我心如刀绞。吃饭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使劲的将菜碗往我面前推,生怕我够不着夹不到;父亲知道我喜欢吃烟熏的肥腊肉,乘我看电视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将碗底的肥肉翻起来放到菜碗靠近我的这一边,当我扭头过来的时候父亲以为我发现了他的举动,还感觉有些腼腆。我眼睛没湿,但我含泪夹了一块父亲放到我面前的肥肉在嘴里使劲的嚼着。
  
  除夕年夜饭的时候,父亲、母亲、外婆和我一共四个人,但母亲却摆了五副碗筷。正当我纳闷母亲此举的用意时,父亲轻轻的将放在母亲旁边的一副多余的碗筷往旁边推,只见母亲以最快的速度双手护住这副碗筷,就像把一个婴儿紧紧的搂在怀里一样。然后母亲说;“去年朱渔没有回来的时候我们也是把他的碗筷摆在了桌子上,今年岚岚(我的妹妹)没有回来我们还是要把她的摆上。”随后我陷入了沉思,眼前出现了一副画面:就在去年我没有回家的时候,母亲是怎样的盼我啊,她吃饭的时候也在旁边放了一副碗筷,而那副碗筷是母亲为我准备的,她一边吃一边用手护着,生怕这副碗筷被人拿走。母亲就是这样爱着、惦着我们的。
  
  为了弥补对父母的感恩,我推掉了所有的应酬,整天足不出户,一直陪在父母身边,跟他们聊天,看电视。小时候父母生怕我们冷、生怕我们饿,对我们小心呵护,还给我们擦屎、擦尿,有好吃的首先是留给我们;长大后出门在外,父母又担心我们在外面受气,被人欺负。父母就这样牵挂着我们一辈子,而我们又几时想起过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呢?所以,作为儿女,当我们长大了后能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将越来越少,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陪在父母身边的机会,我们不能等有一天父母都离我们而去了再来喊一千声一万声妈妈,那时已经晚了。
  
  接下来我将还要到祖辈们的坟上烧香,然后再次离开故乡,故乡也将再次渐渐离我远去,那时仅存的也许就只剩下儿时的记忆和美好了;但老屋、父亲和母亲却是我永远的牵挂,不管我走多远,我相信父亲和母亲一直是我的牵挂。我很担心,有一天父亲和母亲不在了,谁还会知道我喜欢吃肥肉,谁还会为我护住一副碗筷。
  
  愿——父亲和母亲健康长寿!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948
飞翔币
211671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30494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3-18
故乡,因那里有熟悉的亲人而温暖;故乡,因那里有家而温馨。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是故乡的静美和童年的记忆。父母双亲无言的牵挂同样也是“我”心底最深的情绪。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