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来的时候,因为忙于工作,我一直蜗居在办公室里,无日无夜地加班加点,就是星期六和星期天也不例外,根本没有时间去野外寻春、踏春、赏春,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等忙完了工作,翻开日历一看,已是残春将立夏了,不由地摇头感叹:春去也!
可我又不死心,站在阳台上,遥望远山,心里暗暗地想:难道春天真得就那么无情,连招呼都不和我打一声,就悄无声息地走了?只要做个有心人,或许在野外还能找到春的一丝踪迹吧?那就到野外去走走吧,我自言自语着。
于是,我沿着小溪走着。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几片白云像碧海上的白帆在空中飘流,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山坡像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流。小溪两边,桃树、梨树、杏树……枝条转青,树叶翠绿,姹紫嫣红已不见,只有几片残花缀在枝上。“无限残红著地飞”,风匆匆而过,残留在枝上的花儿纷纷飘落下来。“无可奈何花落去”,红的、白的、粉的……花儿落在溪上,“红粉暗随流水去”。而溪边,几个游人不慌不忙地走着,女的不时摆弄着身姿,男的不时举起相机拍照。风呼呼吹来,掀起女人的衣裙,露出一片耀眼的雪白。此情此景,我想起那句“风送落红才身过,春风更比路人忙”的古诗。
溪边找不到春的残迹,也行在山野里能找到。于是,我向山野走去。路边是一排排高大的树木,杉树、柏树、松树……还有枫香树、青冈树、栎木树、桐油树、油茶树……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的树叶在阳光下一动一动地泛着一层绿光。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树叶缝间漏下来,撒在地上,如无数铜钱般大小的光影斑斑驳驳的。碧绿的藤蔓上攀下挂,沿路搭起一张张荫棚。路边,一蓬蓬三月苞树,挂满了玛瑙似的三月苞,使人馋涎欲滴。树枝间,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一声比一声悠扬,一声比一声清脆,告诉我们春去了,“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是啊,春去了,又怎么唤得回来呢?
路过一个村寨,只有几户人家。房前屋后是一块块油菜地,此时,油菜花已谢,枝杆上满是几寸长的饱满的籽夹,那四溢的清香,的确令人陶醉。菜园里,成群成群的蝴蝶,像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院子里不见人影,也听不到人声,村人都到山里去了……这让人想起宋人翁卷的那句“乡村四月闲人少”。“花褪残红青杏小”,只有院子里的桃、李、杏等果树成荫,树下睡着一只大黄狗,听见人声,头也不抬一下,吠几声后又睡了。
登上山野,站在山顶上,极目望去,到处都是绿,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无边无际。“节到立夏万物兴”,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那么,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看那绿,是新绿与老绿,嫩绿与墨绿,淡绿与浓绿的混合体,就如一幅山水画挂在天边。看那绿,绿得沉,绿得酣,绿得触目生凉,绿得照人如濯,一时凝望出神,仿佛整个天地都被染绿了。看那绿,如一块巨大的绿毯从天上覆盖下来,填满了坡坡岭岭、沟沟壑壑。
“人间四月芳菲尽”,从溪里到山路,从山路到山野,我没有找到春的残迹,而是找到了夏的影子。哦,春天就这样悄然地
去了,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春去了,夏来了。这个春天会越走越远了,好想留住这个春天,好想久久地拥抱这个春天!
春天是一步一步走来的!那景象就如一张久未翻阅的画卷,徐徐展开,等完全展现出全景的时候,已接近尾声了。所以,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然而,向往终究归向往,我们还是要在春夏秋冬之中轮回,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必须面对春天的远去。
是的,去的终须去,留也留不住,一切都顺其自然。对于春天远去的意境,对画家来说,是画不出来的;对摄影家来说,是照不出来的;对作家来说,是写不出来的。而我什么家都不是,就更不要说什么了。是的,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但春的离去,就是夏的旺盛,如果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那么,夏天就是生物茁壮成长的季节。道中生万物,万物皆有道,如果没有春,哪来成熟的夏啊?如果没有夏,哪来收获的秋啊?如果没有秋,哪来的孕育的冬啊?
因此,对于春天的远去,我们不必惋惜,更不必惆怅,而应该面对春天远去的背影,大喊几声:“春去也!”“春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