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00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闪光的青春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07433
飞翔币
215106
威望
215767
飞扬币
2742047
信誉值
8

  人物档案:康林,男,汉族,四川LZ人。1982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参加工作分配到J采气作业区。曾先后在J采气作业区付1井站,生产技术办公室任实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现任该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工程师、副主任。
  青春是曼妙的音乐,青春是动人的舞曲;青春是矫健的身躯,青春是昂扬的斗志!
  青春乃蓬勃的年华,青春亦开阔的心境。青春不只限于粉面朱唇、身姿矫健,青春更显于进取之心、拼搏之志、奉献之境。生命之泉,涓涌不息;闪光的青春,清澈常新。
  22岁参加工作的康林,把最美好的8年青春时光挥洒在J老气田挖潜开发的热土上。先后多次荣获气矿“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工作者、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他,于2011年荣获气矿“劳动模范”称号。
  工作8年来,康林坚持扎根基层,先后从事管道、工程和天然气生产管理工作。8年来,他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坚韧不服输的性格,勤奋好学、苦心钻研,不懈追求,把书本知识融入到工作实践,成为作业区一名年轻的实干型技术人才,带领生产技术办公室的青年大学生无数次解决了生产中的诸多难题,为J老气田持续稳产做了积极贡献。
  今天,他一人肩挑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全面负责生产组织的重要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为作业区的生产建设默默奉献自己闪光的青春。
  学精于“勤”。不管是对待学业,还是事业,康林总是以“勤”要求自己,鼓励同事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敬业勤业。
  “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自己”是蜀南气矿大力宣扬的一种学习理念,也是康林用以警示办公室员工加强学习的一句座右铭。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是一个年轻人汇集、流动较大的团体,康林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干部,又是一群年轻人的带头人。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同事们效仿的榜样。白天,他大部分的时间在井站生产现场;夜晚,挑灯夜战翻阅专业书籍或整理资料是工作生活的常态。每周一、周三晚上组织办公室成员集体“晚自习”,学习石油行业规程规范和标准等专业书籍这一制度,已经坚持了三年。“锲而不舍、永不放弃”是江安老气田的挖潜精神,更是康林和他的战友们勤学勤业的学习写照。
  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是年轻人云集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青年集体。年轻人有激情、有理想、有抱负,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年轻人做事毛躁、缺乏经验与耐性,不够仔细,这又是他们的短板。尤其是近几年来,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的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分来的大学生在办公室锻炼两三年后,被抽调到气矿机关科室或其他兄弟单位的比比皆是。人才的流动,一方面是有效推动了气矿的人才,另一方面对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培养关心办公室青年技术干部成长方面,康林一方面带领年轻人到井站现场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请教,一方面结合工作实际,鼓励年轻人多走出去参加学习培训或学习交流。2009年带领年轻技术干部到M气矿X作业区交流学习,2010到H、Y、Z、L等兄弟作业区参观学习,2011年到C气矿D作业区学习。通过现场自学、集中学习、交流学习等实实在在的学习方式,他带领战友们坚持“勤学勤思,勤干勤练”,不仅顺利通过气矿组织的每一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更圆满完成了作业区交办的各项生产工作任务。2011年9月,通过努力,他自己也顺利获得了气矿工程师的任职资格。
  业贵于“守”。俗语说“创业难守业更难”!J老气田有着四十多年的开采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口气井日常100多万立方米的辉煌业绩已经永远沉湎于历史的史册。多年来没有一口新井投产,多年来没有新的产能接替区块补充,多年来所有气井进入“全工艺化”生产状态,这就是J老气田要保持持续稳产的最大难度。身为天然气生产战线的一名排头兵,该怎样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三个一”做法提升气井产能?怎样守住作业区连续多年的天然气稳产业绩?发扬挤“牙膏”、捡“芝麻”精神,一点一滴从水中“捞”气。他,正是“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精神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201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9点多钟在办公室梳理完毕当天工作完成情况的康林,回到寝室刚洗完澡。一个电话打来:老1井站的压缩机停机,井站员工反复排查找不出故障原因,紧急求援作业区尽快派专业技术人员去维修。老1井站是老翁场气田的集输中心站,仅有的一台压缩机担负着整个气田多口低压小产气井每天近9万立方米天然气的输送任务。压缩机一旦停机罢工,“捡芝麻”、“挤牙膏”的找气工程等于白费,整个老翁场气田就得面临着全面关井的尴尬状态,对作业区天然气生产任务完成影响极大。
  刻不容缓!毫不犹豫的康林不顾当晚的滂沱大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备好用具材料,带领机泵维修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当晚,他在老1井站风雨交加的夜晚连续工作4个多小时,凌晨2点多,压缩机故障排除,直至顺利启机加载,一直坚守在维修现场的他才放松了心情。在确定压缩机运行平稳,气井恢复正常生产后,康林才放心离开井站。一回到寝室,顾不上洗漱的他,就在湿漉漉的疲惫中沉沉睡去。
  思勇于“变”。作为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的副主任、技术骨干,康林清楚的认识到积极思考,转变固有思维对于作业区老气田的生产发展有多么重要。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固然稳妥,但是没有改变、没有转变就无法带来作业区生产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效益。
  近几年来,康林同志带领作业区生产技术干部蹲现场,跑一线,摸清江安老气田生产现状,打破成规,勇于创新,并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江安老气田连续零递减的奇迹。
  转变思维,复产成功。2011年,康林积极组织参与付1井的复产工作,并具体实施付1井采用加注解堵剂+气举的复合解堵工艺的复产方案,最终付1井解堵复活成功,复活初期日产天然气4万立方米,复产当年该井累计生产天然气467多万立方米,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60余万元。
  改变思维,连续生产。2011年,康林提出将多年执行的“控水生产”改变为“带水生产”,通过对老14井场站流程和老11井生产制度进行调整,实现了老11井从间歇生产到连续生产的转变。全年,使间隙生产的老11井成功转变为连续生产后,为作业区增产量298万立方米,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57余万元。
  念创于“新”。观念创新,其利见金。担任生产技术办公室副主任以来,康林总是以身作则带领生产技术干部蹲现场,跑井站。认真摸清J老气田的生产现状,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并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老付线是一条异径管线,由于收发球设施不完善,导致多年来一直无法实施清管作业,严重制约了老翁场气田的产能。从2008年开始,康林发现这一制约天然气产量稳产的瓶颈后,他多次向作业区和气矿反应这一实际问题。通过不懈努力,2011年初,老付线适应性整改正式启动。
  8月盛夏,炙热的骄阳能轻而易举揭去裸露在阳光下的皮肤。8月8日,老付线适应性整改工程停气碰头正式开始,康林连续7天奋战在老付线整改现场。不论在乡野外沿线巡查问题的路上,还是站内管线切割碰头的火花四射现场,也或竹林中蚊虫漫飞的清管球通过监测点,都有他魁伟而忙碌的身影。连续7天,他一天不落守候在施工第一线。实在困了,趴在井站的值班桌小眯一刻钟;饿发慌了,将就井站的冷饭剩菜对付一顿;渴得舌干了,喝完矿泉水的他,连自来水、井水也能咕咚一大碗进去。连续7天,他没有安生的睡过一晚好觉;连续7天,他没有像样的吃过一顿好饭;连续7天,他没有抽出时间好好的洗过一次澡。
  终于,老付线适应性改造顺利成功!锲而不舍的坚守,换来了老付线改造后老翁场气田日增气量1.69万方,直接经济效益日增2万余元。最重要,让大家看到了观念创新带来的成效于成功。
  2012年,康林依旧一如既往坚守在生产技术办公室副主任这个岗位上,带领他的团队努力实现着他们心中的天然气开采梦想,努力体现着石油人无私奉献能源的人生价值。他的青春,正在老气田开采的路上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3770
飞翔币
256965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50645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5-08
学精于“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