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563阅读
  • 6回复

[摄影器材]Olympus OM-D E-M5 体验

楼层直达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序言        自从第一台“微单”——微型单镜头电子取景式相机DMC-G1由微型4/3(以下简称M43)联盟成员Panasonic发布以来,可换镜相机市场就有了新的竞争者。从08年到现在,微单市场中迎来了SONY、Samsung、Pentax、Fujifilm、Nikon等等竞争对手,可以说现在除了业界老大Canon以外,所有其他厂商都参与了微单市场的竞争。
作为CHH的首个相机评测,我们选择了M43联盟中的Olympus新推出的旗舰机型OM-D E-M5。作为一款定价达到了万元级别的M43微单相机,E-M5如何树立M43相机的性能新标杆?让我们共同来分析。




本贴转自:http://www.chiphell.com/article-3567-1.html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5-17

技术解析        那么E-M5作为旗舰,相对于Olympus微单产品中上一任旗舰机器E-P3有哪些改进呢?我们一一为大家解析:

1、OM复古外观,防尘防水溅设计



        Olympus的OM系列胶片单反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如PEN系列一样,OM也开创了一个小型135单反相机的时代:1973年Olympus推出了M-1型单反相机(后因和Leica的商标问题,更名为OM-1),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135单反相机,在之后又连续推出了OM-2至OM-4及其诸多衍生型号,其中OM-1销售了15年之久,而最后的OM相机OM-3Ti和OM-4Ti则直到2002年才正式停产,可见OM系列相机受欢迎的程度。同时OM镜头也有许多经典的设计,如OM90F2被誉为第一微距“孔雀翎”。

OM-4相机


        E-M5此次的系列名称之所以叫OM-D,就是因为该系列的外形沿袭Olympus经典的OM系列单反外形设计,将机器军舰部的OVF换成了新的144万像素电子取景器,并增加了防尘防水滴设计,镁铝合金机身材质,将功能性定位与4/3系统旗舰E-5看齐,也是目前微单机身中唯一防尘防水溅的,已经具有了部分高端单反相机的特征。

E-M5的镁合金骨架与密封设计


        从E-M5机身密封图中可以看到包括E-M5机身、附赠的FL-LM2闪光灯、套机镜头M.Zuiko 12-50 f3.5-6.3 EZ以及配件电池手柄HLD-6均具有防尘防水溅设计,通过了IPX1认证(垂直落下的水滴无有害影响),使得E-M5基本具备全天候下工作能力。





2、全新1605万像素4/3画幅传感器以及5轴机身防抖系统


        E-M5此次最重大的革新的之一就是这个实际像素1720万、有效像素1605万的全新4/3画幅传感器。关于这个传感器的来历,Olympus也对此讳莫如深,同时从数据上来看,既不是老朋友兼合作伙伴Panasonic用在DMC-GH2的那块传感器,因为那块是冗余比例、总像素1831万的;也不是刚刚在DMC-G3和GX1上使用的那块,因为那块是总像素1620万的,虽然有效像素也是1605万。从数据上来看,这块传感器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块,EM5的传感器到底来自何家,也许只有等待知情人士的友情提示或者更加彻底详细的拆解了。

        伴随这块新传感器的其他部件还有之前在E-P3上就已经出现的TruPic VI处理器以及超声波除尘设备,这些与E-P3并无明显区别,似乎自动对焦速度又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0.01秒的差别主观上已经感受不出来了,都是一个字:快!



        另一项重大革新是全新的五轴防抖系统。Olympus与Panasonic不同,Panasonic依靠镜头提供防抖,与大多数厂家的做法相同,而Olympus则独树一帜,一直一来提供的都是机身防抖,目前连机身防抖的坚定支持者SONY都在微单产品线上转用了镜头防抖,原因就在于机身防抖组件相对比较占地方,对于体积较小的微单来说会造成设计以及散热上的困难,同时以前的机身防抖相比针对每个镜头设计的镜头防抖来说效果一般较差,并且旧有的机身防抖系统在使用中并不能直观感受到防抖效果,使用长焦镜头时会带来不便,但好处是在使用转接其他卡口的镜头时,机身防抖依然能够起作用,对于转接党来说十分方便。

        针对机身防抖效果不佳以及不能直观感受到效果的缺点,Olympus此次在E-M5上使用了全新的五轴防抖系统,除了之前E-P3上使用的左右和仰俯防抖外,另增加了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旋转防抖,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并且改进了算法,使之能够在半按快门时能够看到防抖的效果,在拍摄视频时同样能够使用,标称防抖能力达到了5EV,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镜头防抖的效果,缺点是在环境较为安静时,可能会听到防抖导致的运作声音,尤其是半按快门进行补偿时更加明显,好在拍摄视频时几乎听不到,影响并不明显。至于具体的防抖效果到底有多强大,待后面测试为大家揭晓。

3、其他的一些小改进

        另外,在其他的设计上,E-M5也相对于E-P3进行了全面升级:首先是快门组件进行了更换,之前一代的机器,EP3的最大连拍是3fps,而EPL3、EPM1的最大连拍是5.5fps,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设定…E-M5则一举提升到了9fps,与其他高端微单、单电、单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由于反差对焦的限制,9fps的连拍速度是在AEL、AFL以及IS关闭的情况下达到的,如果附带自动对焦、测光以及五轴防抖,则连拍速度下降到了3.5fps,不带防抖则是4.2fps,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快门声音从EP3的响而闷的声音变成了小而轻,闪光同步速度也从EP3的1/180秒提升到了与高端单反相同的1/250秒,并标称快门寿命大于10万次。

        其次是终于将144万像素的EVF集成进了机身,其技术指标类似于之前推出的附件VF-2,只是144万像素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过效果相对于VF-2进行了优化。比较有意思的是E-M5内置的EVF中还额外提供了OM取景模式,这种细节相信会让老用户感到欣慰吧。



        再者是Olympus终于将翻转屏与电容触摸屏集成到了一起,之前的设计中,就有大量用户提出建议,能否将E-P3便利的电容触摸屏和E-PL3便利的翻转屏合而为一,这个愿望终于在E-M5上得以实现,看来E-P3果然定位还是不够高端啊!

        最后则是几个软件上的更新——艺术滤镜增加了线框模式,其他的滤镜也有一些小改动,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ART BKT效果,这个将在后面详解;还有就是增加了对那个3D镜头的支持,或者使用普通镜头拍摄3D效果的照片,聊胜于无;B门新增了Time模式,按下快门开始,再按关闭,方便了B门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增加了独特的水下摄影模式;增加了高端单反上常见的实时曝光曲线调整功能、摄像上增加了多个独特滤镜等诸多改动。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5-17

技术解析        那么E-M5作为旗舰,相对于Olympus微单产品中上一任旗舰机器E-P3有哪些改进呢?我们一一为大家解析:

1、OM复古外观,防尘防水溅设计



        Olympus的OM系列胶片单反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如PEN系列一样,OM也开创了一个小型135单反相机的时代:1973年Olympus推出了M-1型单反相机(后因和Leica的商标问题,更名为OM-1),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135单反相机,在之后又连续推出了OM-2至OM-4及其诸多衍生型号,其中OM-1销售了15年之久,而最后的OM相机OM-3Ti和OM-4Ti则直到2002年才正式停产,可见OM系列相机受欢迎的程度。同时OM镜头也有许多经典的设计,如OM90F2被誉为第一微距“孔雀翎”。

OM-4相机


        E-M5此次的系列名称之所以叫OM-D,就是因为该系列的外形沿袭Olympus经典的OM系列单反外形设计,将机器军舰部的OVF换成了新的144万像素电子取景器,并增加了防尘防水滴设计,镁铝合金机身材质,将功能性定位与4/3系统旗舰E-5看齐,也是目前微单机身中唯一防尘防水溅的,已经具有了部分高端单反相机的特征。

E-M5的镁合金骨架与密封设计


        从E-M5机身密封图中可以看到包括E-M5机身、附赠的FL-LM2闪光灯、套机镜头M.Zuiko 12-50 f3.5-6.3 EZ以及配件电池手柄HLD-6均具有防尘防水溅设计,通过了IPX1认证(垂直落下的水滴无有害影响),使得E-M5基本具备全天候下工作能力。





2、全新1605万像素4/3画幅传感器以及5轴机身防抖系统


        E-M5此次最重大的革新的之一就是这个实际像素1720万、有效像素1605万的全新4/3画幅传感器。关于这个传感器的来历,Olympus也对此讳莫如深,同时从数据上来看,既不是老朋友兼合作伙伴Panasonic用在DMC-GH2的那块传感器,因为那块是冗余比例、总像素1831万的;也不是刚刚在DMC-G3和GX1上使用的那块,因为那块是总像素1620万的,虽然有效像素也是1605万。从数据上来看,这块传感器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块,EM5的传感器到底来自何家,也许只有等待知情人士的友情提示或者更加彻底详细的拆解了。

        伴随这块新传感器的其他部件还有之前在E-P3上就已经出现的TruPic VI处理器以及超声波除尘设备,这些与E-P3并无明显区别,似乎自动对焦速度又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0.01秒的差别主观上已经感受不出来了,都是一个字:快!



        另一项重大革新是全新的五轴防抖系统。Olympus与Panasonic不同,Panasonic依靠镜头提供防抖,与大多数厂家的做法相同,而Olympus则独树一帜,一直一来提供的都是机身防抖,目前连机身防抖的坚定支持者SONY都在微单产品线上转用了镜头防抖,原因就在于机身防抖组件相对比较占地方,对于体积较小的微单来说会造成设计以及散热上的困难,同时以前的机身防抖相比针对每个镜头设计的镜头防抖来说效果一般较差,并且旧有的机身防抖系统在使用中并不能直观感受到防抖效果,使用长焦镜头时会带来不便,但好处是在使用转接其他卡口的镜头时,机身防抖依然能够起作用,对于转接党来说十分方便。

        针对机身防抖效果不佳以及不能直观感受到效果的缺点,Olympus此次在E-M5上使用了全新的五轴防抖系统,除了之前E-P3上使用的左右和仰俯防抖外,另增加了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旋转防抖,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并且改进了算法,使之能够在半按快门时能够看到防抖的效果,在拍摄视频时同样能够使用,标称防抖能力达到了5EV,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镜头防抖的效果,缺点是在环境较为安静时,可能会听到防抖导致的运作声音,尤其是半按快门进行补偿时更加明显,好在拍摄视频时几乎听不到,影响并不明显。至于具体的防抖效果到底有多强大,待后面测试为大家揭晓。

3、其他的一些小改进

        另外,在其他的设计上,E-M5也相对于E-P3进行了全面升级:首先是快门组件进行了更换,之前一代的机器,EP3的最大连拍是3fps,而EPL3、EPM1的最大连拍是5.5fps,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设定…E-M5则一举提升到了9fps,与其他高端微单、单电、单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由于反差对焦的限制,9fps的连拍速度是在AEL、AFL以及IS关闭的情况下达到的,如果附带自动对焦、测光以及五轴防抖,则连拍速度下降到了3.5fps,不带防抖则是4.2fps,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快门声音从EP3的响而闷的声音变成了小而轻,闪光同步速度也从EP3的1/180秒提升到了与高端单反相同的1/250秒,并标称快门寿命大于10万次。

        其次是终于将144万像素的EVF集成进了机身,其技术指标类似于之前推出的附件VF-2,只是144万像素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过效果相对于VF-2进行了优化。比较有意思的是E-M5内置的EVF中还额外提供了OM取景模式,这种细节相信会让老用户感到欣慰吧。



        再者是Olympus终于将翻转屏与电容触摸屏集成到了一起,之前的设计中,就有大量用户提出建议,能否将E-P3便利的电容触摸屏和E-PL3便利的翻转屏合而为一,这个愿望终于在E-M5上得以实现,看来E-P3果然定位还是不够高端啊!

        最后则是几个软件上的更新——艺术滤镜增加了线框模式,其他的滤镜也有一些小改动,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ART BKT效果,这个将在后面详解;还有就是增加了对那个3D镜头的支持,或者使用普通镜头拍摄3D效果的照片,聊胜于无;B门新增了Time模式,按下快门开始,再按关闭,方便了B门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增加了独特的水下摄影模式;增加了高端单反上常见的实时曝光曲线调整功能、摄像上增加了多个独特滤镜等诸多改动。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5-17

产品解析E-M5的盒子大小与之前的E-P3两个盒子大小类似,视觉效果比较大,实际上十分小巧,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盒子上比较明显地写着OM-D,而真正的型号E-M5则非常低调的躲在角落里…



内容附件一览除了机身以外,另有充电器BCN-1、电池BLN-1(未在图中列出)、闪光灯FL-LM2、USB数据线、AV输出线、背带、说明书保修卡等,相比最低端定位的E-PM1,除了附送的闪光灯和电池充电器不同外,其余的几乎完全相同,并没有因E-M5是高端定位赠送个HDMI线什么的,略显得不够厚道。



E-M5的机身,由于内置了EVF,单纯的从照片上来看可能显得比较大,这里是和E-P3的大小对比,相信能打消大家的疑虑:




机身正面非常简洁,只有镜头卡口、辅助对焦灯、镜头释放按钮,另外E-M5把系列型号OM-D非常高调的标在了正面。



顶部模式拨盘一侧只有一个模式拨盘,并无其他按钮,不过模式拨盘表面是金属覆盖的,上面的字也是蚀刻的,非常有质感,耐用性很好,E-M5的型号标识悄悄的躲在了这里。



另一侧则比较复杂,包括了一个快门按钮以及底下的副转盘、金属主转盘、Fn2按钮(默认是调整曝光曲线)、快捷录制按钮以及EVF/LCD切换按钮(位于EVF上)。那个很小的孔是麦克风,另一侧相对位置也有,形成立体声录音。



中间高耸的军舰部则是新加入的144万像素EVF、EVF屈光度调节波轮、标准4/3系统热靴以及AP2多功能附件接口,通过AP2接口可以外接诸如蓝牙适配器、外接麦克风甚至另接一个电子取景器...EVF上加入了感应器,可以方便的自动切换EVF/LCD,灵敏度不算高,使用的时候能感受到延迟。



背部的绝大部分被3寸翻转屏所占据,其余的地方基本都留给了各种功能按键。



翻转屏可以提供上翻最大30度、下翻最大80度,相比A77那种单轴各种多方向翻转屏,在角度上存在不足,只能说是基本够用。






背面角落处提供了一个类似胶卷相机的过片扳手式的小手柄,在使用时可以将右手大拇指放在这里,显著提升了手感,同时也不会发生E-PX系列由于将主波轮设置在这里导致误操作的情况。由于底盘紧张,将照片浏览和Fn1按钮也放在了这里,虽然比较凸出,但是可能是防水需要,实际需要按很深才能触发,有点松松垮垮的感觉,手感一般,这点需要改进。



这里的按键布局与E-P3类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方向键周围的副波轮,因为已经不需要了,另外E-M5的开关也设置在这里,并且使用了类似E-5的水密性设计。总结一下按键,实际可以自定义的按键有6个之多(Fn1、Fn2、录像、右方向、下方向、12-50套头上的L-Fn),并且两个波轮也可以在不同模式下设定不同的功能甚至方向,可以说E-M5是操控最强的微单之一了!



另一侧是存储卡槽,存储卡盖比较紧,并且里面也有橡胶圈做了密封,美中不足的是只支持一张SD/SDHC/SDXC/Eye-Fi卡,没有支持多卡。



左侧仅提供了USB与Mini HDMI接口,USB接口支持快门线与AV输出,相比传统单反相机,提供的接口较少,但是接口功能一点不少。另外值得表扬的是挂绳孔,使用了一个额外的小零件,既能提供灵活的角度,又能使用塑料卡口方便拆卸,是十分精巧贴心的设计细节。



底部主要提供了云台固定孔、竖拍手柄接口以及电池仓,需要注意的是云台固定孔并没有在相机中轴线上,使用脚架时可能略有不便。电池仓也使用了类似开关的扳手式水密设计,同时我也想吐槽一下,之前系列的Olympus微单都把电池和存储卡设计在下面,而且离云台固定孔非常近,使得换个电池拿个卡都要拆下快装板,这次E-M5只要不使用太大的快装板都没有问题了~电池手柄接口使用了橡胶塞进行了防水处理。



电池使用了新的BLN-1,1220mAh,容量马马虎虎,一般情况下300来张没什么问题,长途旅游可能需要电池手柄或者备用电池,而这个电池暂时还没有副厂型号。另外竖拍手柄使用触点直接接触,使用的时候不需要拆下电池,很方便。



最后是附件闪光灯FL-LM2,与EPL3、EPM1附送的FL-LM1类似,功率不大,仅仅只有GN10@ISO200,所不同的是也增加了防水溅功能,使得E-M5全天候工作的性能进一步拓展,不过我猜之所以Olympus把这个闪光灯设计成外置的主要原因还是经典的OM机器的外形装个闪光灯比较违和吧,头上顶了一块,真心难看,不用的时候还是收起来好。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5-17

画质对比        除去1600W对1200W像素的巨大优势不谈,EM5在画质上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是高感样张以及100%截图对比,同时我们也提供了原图的打包下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载对比: http://115.com/file/c2kflu88#




        从实测对比看,E-M5相比E-P3的画质进步是巨大的,ISO从之前的1600可用3200应急突飞猛进了到了1600可用6400应急,并且由于像素的上升,分辨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甚至动态范围也可以感受到改善,具体的效果请大家自己观看实拍样张对比,换底如换刀这话果然不假!



        以下是更多的实拍样张,画质什么的,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就不多说了。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5-17

部分特性详解        EM5此次引入的五轴机身防抖在业界尚属首次,据称能达到5EV之多的效果,到底有多牛?看样张就知道了:




        22mm处的安全快门是1/50~1/40,而EM5的防抖基本可以做到1/3~1/2不虚,可见5档防抖基本上言之有物,另一张同样的25mm的则是1/4不虚,作为机身防抖来说,确实算得上是重大革新了,不知道后续Olympus的机器会不会也搭载这个防抖系统,值得期待。
        至于9fps连拍,其实这个指标在现在的高端相机里面不算什么,不过在M43系统里已经是金字塔尖了,尽管是AEL+AFL的,好在M43本身的景深就比较大,应付一般的连拍问题不大:



        而ART BKT则是为文艺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功能:随着机身内置各种滤镜的增多,有时候为了一个场景该用什么滤镜比较难以选择,拍回去自己加又比较麻烦,也不直观,所以此次E-M5直接提供了一次快门将所有滤镜效果各来一遍,供使用者自己选择。当然,也是可以选择部分滤镜的:


        至于电影效果也很有意思,有两个效果,一个是可以持续开启的残影效果,另一个是按下后会产生FPS游戏中被炸中的那种幻影眩晕效果,并且这些效果在拍摄中可以随时开关、切换,更加适合各类文艺青年使用~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28232
飞翔币
1597
威望
888
飞扬币
1322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5-17

总结        作为Olympus厚积薄发之作,E-M5可以说是不负众望,进步巨大的画质、优秀的操控、防尘防水溅金属机身以及复古怀旧的外观,不愧是M43系统的最强机型。各项性能几乎都超越了现有的任何一款M43机型,在整个微单市场中也是佼佼者。


        然而唯一能够阻挡大家拥有它的就是价格。国行机身定价约8500元,搭配12-50镜头的套机要价近万元,香港、日本的价格套机9000元左右,美国更是只要1299美元,并且自发售以来各种缺货,尤其是银色几乎无缘得见,此次的定价策略不知道中国Olympus是怎么想的,对比一下之前E-P3国内外差价也只有数百元左右,相信“关税高”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因此建议大家稍微等等,价格趋于理性后再入手这个M43系统最强机也不迟。




Olympus OM-D E-M5官网链接:http://www.olympus.com.cn/product/proDetail1.aspx?redirection=final&res=882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