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938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387
飞翔币
21165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6630
信誉值
8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唐诗,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背出诗的上阙,而它的作者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大诗人。他在世的时候,聪慧豁达、心系民生,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磊落行止受到世人的敬仰,以高超的诗词造诣、动人的优美华章把唐诗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他的作品流传海外,又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增加了光彩;他去世的时候,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以“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的一首七言律诗,准确地概括了伟大诗人的一生。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为臣下写如此真情的诗、作如此高的评价者,只有唐宣宗一人;得到这样真诚而崇高的评价者,只有白居易一人。
  
  而当我们翻开一卷唐诗的时候,总会遇见他,用细腻的笔法,吟出一曲《长恨歌》,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倾国之恋,总会遇见他,用哀伤的心声,写出一段《琵琶行》,道尽天涯沦落人的凄凉与哀愁。在那个日薄西山的中唐时代里,他用平易的语言,开阔的胸怀,真挚的情感,反映民间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自己的心声,感悟天地的生命。而如今,当诗人的坎坷人生,早已随着时间流转消散在历史的天空中,只有他那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依旧流传在世间,芳香如故。
  
  那是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生死恋的《长恨歌》,那一年,春寒赐浴,沐洗华清池,这从生而来的丽质,回眸一笑的百媚,将那如花的美貌,印在了君王眼里,唐皇心上。那一年,玉楼承欢,度日芙蓉帐,这一身三千的宠爱,芙蓉帐内的缠绵,将那无尽的恩爱,带到了昭阳殿内,大明宫里。当渔阳的战鼓,惊破了霓裳羽衣舞,滚滚的烽烟,湮没了黄河南北岸,那歌舞升平,那繁华盛世,都被那胡儿兵马踏破,只看君王,匆匆逃行,千成万骑离开长安,一路奔西南。奈何,马嵬坡前,六军不发,将士皆怀家国恨,唐皇无奈,只得挥剑斩情丝,三尺白绫,红颜断魂,花佃坠地,花凋香逝,金钗空留,美人西去,纵是天生丽质、一笑百媚,纵是承欢无暇、宠爱一身,也难敌,那家国情仇,那乱世权变,唯有一死赴黄泉,方解将士愁。叹,君王,掩面回首,血泪空留,千恩万爱终成梦,此恨绵绵无期,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倾如雨,只得马嵬坡前,独对那伤情的月色,暗自销魂,只得剑门关下,但听那摇铃的夜雨,几断人肠,那曾经的沧海,已成空叹,那巫山的雨云,再难入梦,只看那大明宫里,孤灯照影单独自凄凉,一生到老,只看那长生殿内,夜半无人语,独自惆怅,悲哀到晓。而他不禁吟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千古的名句,把这种生死相恋写得这么淋漓酣畅,永远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岸,涌下了每一位读者的泪珠。
  
  那是,是他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写下的《琵琶行》,这时白居易已经四十五岁。被赶出朝廷,赶到江州------今天的九江时,这算不香多么沉重的一次打击,竟使他情绪一落丈。不过,他的热情毕竟还没有完全冷却,还能弹射出愤懑的火花,因此才提高了这首诗的品位。那是深秋的月夜,诗人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他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明月皓皓,江水滔滔,一片空茫。正在这时,琵琶女出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摭面”,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么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进入高潮以后,又“银屏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出色的比喻,使那无形的声音,转化有视觉形象的审美对象,色是月色,弹奏前是”别时茫茫江浸月“,弹奏完了以是”唯见江心秋月白“。景是”东船西舫悄无言:,两面三刀条船在冷幽幽的月色中并靠在江边。情则是琵琶声唤起抒情主人公的惆怅。这种惆怅无处不在,琵琶弹出的每一个音,可以说都是抒情诗人心灵的颤动。“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船西舫悄列言”,这凄凉的月色,寂寞的船影,都有是饱和这惆怅的。而在弹琵琶这一场景写透之后,诗人借琵琶女诉说身世。然后逼出:琵琶女是从京城流落到九江这里来的,诗人则也是被贬谪而来相同的遭遇,自然有相同的感慨。琵琶女“暮去朝颜色故”以至“门前冷落车马稀”,年老色衰,终于被逐出旧日的约会快。这种心情是悲愤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抗议。他说: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这种感慨的底层,同样拆叠着悲愤。他又怎能不悲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这震撼人心的两句诗,一千多年来曾被人反复引用,成了一代又一代人抒发情感的闸口。
  
  此外,他的《卖炭翁》,深刻揭露了宫市的黑暗,民间的苦难,那“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生活。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借送别的离愁,写出了野草的顽强生命,那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这也是诗人自己以野草的自诩。他的《钱塘湖春行》,写尽了西湖的春色,也正是西湖的景色吸引了他,他才会修堤治湖,留下一道不朽的白堤,为西湖更是增添了一番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更是点睛之笔,将西湖的春色描绘地出神入化,直跃眼前。他的《忆江南》,写尽了对江南深情的思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更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他的《问刘十九》,表现他的闲适心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一声问得多么亲切!
  
  今夜,在一盏灯下,翻开那卷泛黄的诗集,品读乐天的诗句,透过那满纸经典隽永的文字,我依稀看到他带着诗人的身影,带着非凡的才气,在长安城内,吟咏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绝恋;在江州的岸边,聆听琵琶女的弹凑;在衰败的社会里,大声疾呼百姓的疾苦。可又相逢何必曾相识呢?就让我随着那首首不朽的华章,与他邂逅在这笔笔的墨迹间,与他邂逅在行行的诗句中,聆听他千年真挚的心声,品读他千年不朽的诗情。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387
飞翔币
21165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6630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7-13
:“一篇长恨有风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缠绵悱恻;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嫡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月白风清,浔阳江头演绎落难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喟叹;在衰败的社会里,对百姓的疾苦大声疾呼……文字着墨“相逢何必曾相识”,解读白居易及其代表作,笔笔入心,一度思卿一怆然。随作者的文字,与白居易邂逅在这笔笔的墨迹间,与他邂逅在行行的诗句中,聆听他千年真挚的心声,品读他千年不朽的诗情,一个千年的诗翁,在文字里鲜活。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