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几个儿时的玩伴聚在一起畅饮,我不会饮酒,但逢这个时候不醉他一回不免扫兴,好在朋友单身贵族尽可以肆无忌惮。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迷迷糊糊醒来时好友几个已经横七竖八地趴在客厅的沙发和洁净的地板上,带着浓浓酒气的呼噜声此起彼伏。酒后感觉口干舌燥,便起身来到隔壁间自己冲了泡铁观音自斟自饮,浓郁的茶香顿时驱走了残存的睡意,看了下墙壁上的挂钟才四点多。室内的空气有些混浊,朋友家靠东湖公园,这个时候的完全不需要空调来降温,于是便将它关了,拉开铝合金窗,一阵清新的空气随之扑面而来,整个人顿时感觉心清气爽精神大振。
放眼看去,凌晨时的东湖公园别有一番不同的韵味,静静地,我似乎可以听得见池塘里微微漾动的水声,清澈的水中偶尔一条不知名的鱼儿跃出水面,继而又钻入水里,带起一翻清亮的水响。晨风,轻轻地吹着,湖畔的垂柳将水面划出一道道涟漪,一阵清香随着迎面的风钻入了我的鼻孔:“好香啊!” 这股略带有一股泥味的荷香,很有一种久违的熟悉味道,看了一眼厅里依旧横七竖八的儿时玩伴,我的脑海里不禁浮起那些儿时的记忆,那树下粘蝉,塘里摸藕时清脆的欢声依旧历历在耳;那些年的时光里,我的心是清澈的,那段童年的记忆也是清澈的,塘里开得欢快的荷花,我摘折了一枝,就是一个无瑕的梦……
泉州东湖的“十里荷香”曾是多么壮观的美丽一景,历史记载“泉州东湖在唐代时候湖面曾达40余顷,连晋江通东溟,层峦迭翠,湖波凝烟,唐有“二公亭”、“东湖亭”,诗云十里沧波带古亭。架虹桥、植绮树,流光泛彩,为宴游佳处。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从唐贞元间刺史席相宴赴举的欧阳詹等八秀士于东湖亭后日渐驰名于世,成为旅游胜地。宋、 明二度疏浚,垒土七墩,如斗星,湖中盛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胜概。”这样的景观我自然是不曾观赏到的,东湖在我儿时记忆中的印象就是一个不大的池塘,只到了夏天,青翠的荷叶盖满了池面,远远看去一片碧波荡漾;荷花盛开的时候,那红的如火、那白的似霜,亭亭玉立在绿叶之间,安静而高贵地释放着她一脸淡然而从容的微笑,“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那不沾尘不染污浊的高洁,不禁令人油然想起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说起荷花的诗句,随便一翻,古人中关于“荷”的吟咏数不胜数,“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这是荷势茂盛时的景象,吟读之时,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可以看见那湖水染绿、荷香沁沏的醉人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这是荷塘胜景的美色;荷花的美,即便时至深秋枯荷残存的时节,它那凋零萧索的凄美,依然给人于无限的感慨,那红藕香残的萧条里,“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残荷听雨声中,引得多少离人黯然神伤“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在这些佳句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李白的《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诗人说,荷花的美艳是空前绝后的,她的馨香品性没有哪一种花可以像她一样,寒风中将花朵吹落在地上时,荷花失去了芬芳的年华而凋谢;荷花的一生无所依托,即将随波飘荡时,她还只愿生长在华池的旁边!李白通过这首诗赞扬了贞洁之士积极处世的美德。
是的,荷花给人都是这样的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新,宠辱不惊的安然,所以人们更愿意以她为样,安于处世,闲看风卷云舒,笑对波起浪涌!
东湖的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中沙沙地响着,夏晨日来早,朝阳的霞光映红了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