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雨后的凉爽驱散了日间的闷热烦躁。
吃过晚饭,一个人习惯的去散步,树上的知了执着的唱着那首老歌,水塘里的青蛙使劲的鼓腮相和,路边的玉米绿莹莹的沾满露珠,一直尾随着的狗儿“旺旺”窜前跑后的不停撒着欢,时而窜入草丛里,时而会专注的盯着某个不知名的小虫子发呆,发觉被我远远的落下,几个纵越赶紧追过来,围着脚边转一圈又跑开。
儿子在后面跑来:老妈!怎么不喊我陪你,一个人出来了?说着递过几个刚刚摘下的李子。
“呵呵!老妈想一个人出来静静。”我拍拍高出我半头的儿子。
“哦!那我就不陪您了,我去同学那里玩会,一会我就回来。”儿子撒娇的拥抱我一下跑开了。
目送儿子的背影渐渐隐没在夜色里,摇摇头:唉!儿子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知道用一个男子汉的臂膀来保护我了。每天出来散步,如果儿子同行,遇到有车辆经过,儿子总会转到我的左侧用他稚嫩的臂膀搂着我,一如儿时的他被我保护一样的保护我,每每此时我心中会不由的生出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
嚼着儿子刚刚送来的李子,心中不免又生出一丝浓浓的想念。
去年此时,也是李子泛黄满树飘香的时节,哥哥嫂子的到来给我的何止是一份惊喜,那是亲情的牵挂和长久期盼的满足。这么多年了,独在异乡的我时常会感到自己孤独,亲人的一个电话,一声惦记于我弥足珍贵,更何况哥哥嫂子百忙中能够抽出时间来看望我.雀跃入怀喜极而泣,看的嫂子在一边取笑我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小老妹。虽然对哥嫂的匆忙有些不舍,但我知道哥嫂的工作太忙,能够来看我我已经很满足了。
时间如一首唱不完的歌曲,歌词中有委婉的壮美,亦有忧伤的思念,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经历过太多的风雨,心境会变得淡然,可是每每涉及到家乡父母亲人,我还是会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友人说我伤感犹如林黛玉。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心中那根脆弱的弦弹出的曲目永远是深深的怀念!于父母、亲情还有乡情。
虽然人到中年,哪怕是一点小事,同样会触动心底的那根脆弱的弦。前段时间“文友交流群”发起七月征文,题目是“舌尖上的家乡”,意在展示不同区域不同的饮食文化和厨艺精华。看着这样的题目,我心里感慨万千,成年的我游历过很多地方,即享受过星级酒店的大餐,也品尝过无数名吃特色,但如果说最难忘的,就像海姐说的应该还是妈妈做的家常饭,因为那是潜滋在成长记忆里的最珍贵的味道。
昨天,我刚刚打开电脑,一个妹妹发来消息,提醒我为什么好久没有更新空间日志了。我浅笑答曰“懒惰成性”。是的,平日里虽说有一些事需要打理,但也不是没有上网写文字的时间,忙只是一个体面的借口,只是渐渐习惯了不动脑子,手里绣着十字绣,看着电视,静观人生喜怒哀乐,跌宕起伏。
心里对文字还是深有留恋,虽说它没有带个我金钱的实在,也不能给我地位的满足,但它却可以使我独享比金钱和地位更适合我的那份安然。喜欢与文字对语,阐述我对世事的观点,自己的欲望和满足、快乐和忧伤,都会被文字翻动,在翻动中找到内心深处的一些感觉,投入真实的情感,在那种深入的状态中,寻得一个自得其乐的境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简单”这个词,也许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悟懂一些道理,参透一些词的禅意,所以友说我喜欢沉默了,我笑笑,友又说你学会安静了,我浅笑不语,到了这个年龄喜欢用淡然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人和事,去解析生活中的无数的无措和疼痛,委屈和忧伤。不会再为让人疲倦的名利追求而孜孜不倦,也不会为一些所谓的面子去堆砌一层层的荣耀和光环。人生的苦痛不是说出来就不苦、不咸、不痛、不酸了的,说出来有时候如同创口撒盐,痛的感觉会更烈,吞下去虽说会噎的双眼溢泪,但不会惊扰了别人。
所以我时常劝那些心怀抱怨的朋友们说:不要去相信诸如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权威格言。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摩擦,只是不幸的家庭是把伤口裸露在外面,而幸福的家庭中必定有一个疗伤高手。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一些事,无论是欣喜的还是悲伤的,都会勾起心灵深处的脆弱。大多数的事会不尽如人意,常常在硬碰硬的对抗中会疲惫、受伤,当伤痕累累了渐渐的就会麻木。因此,为自己找一个栖息的港湾,供自己调理;给自己的心灵撕开一个窗口,让思绪放飞,让热情涌动,让积极提升,让乐观增强;时间是最上乘的良药,她能够承载很多东西,亦能淡忘很多事情,感悟生活中的些许美好,让她温暖我的双眸。
这个六月,淡了的不单单是心情,也淡了笔下这深深浅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