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393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赏画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387
飞翔币
21165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6880
信誉值
8

  赏画
  
  静静的夜,研磨、蘸笔,在一抹宣纸上,挥毫起笔,描绘那秀美的山水,在一缕墨香中,走笔落墨,凝住那水墨的神韵。清音指间,握朱笔,行云流水,继续走笔纸上,折叶勾勒,转笔锋,由浓入淡,一如绘你初
  妆,在点点的墨色里,叙一段水墨的深情,在墨色的五彩中,勾勒出美丽的风景,当笔落点墨后,那走笔的神韵,展开一副如诗的水墨丹青,那点睛的笔画,打开一场青瓷白色的梦儿,随着这不朽的妙笔,在宣纸上,伴着香墨,镌刻这水墨丹青的风采与情意。
  
  中国画起源古代,由象形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在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和文化融合使中国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宗教画、山水画、花鸟画、文人画在这一时期近一步的成熟和更加繁荣,之后的元、明、清三代,绘画艺术更加延续发展,涌现出很多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及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而国画,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封建社会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的四艺之一,这也是成为了反映古代中国文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一个指标。
  
  那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一代名家顾恺之走来了。他的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洛神赋图》,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而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那是,在盛唐时代,一代名画圣吴道子来了,他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其中《送子天王图》,是其传世佳作。《送子天王图》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他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此画分二段,前段有两位骑着瑞兽之神奔驰而来,天王双手按膝,神态威严。随臣侍女态度安详,武将则欲拔剑以防不测。人物虽多,表情名异,一张一弛,很有节奏起伏。后段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从姿势看,净饭王是小心翼翼的。王后紧跟其后,一神惊慌拜迎,人物身份、心理、形态刻画入微,很好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图中绘人物、鬼神、瑞兽二十多个,人物则天王威严,大臣端庄,夫人慈祥,侍女卑恭,鬼神张牙舞爪,瑞兽灵活飞动,极富想象力而又画得极富神韵。独特的“吴家样”线描,粗细顿挫,随心流转,无论是表现人物的衣纹、鬼神的狰狞,还是描绘闪烁的火光,都表现得生动贴切,游刃有余。
  
  那是,在唐代辉煌时代的《仕女图》,张萱、周昉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赏仕女图,那浓笔画出你的俊美,沿着缕缕的墨香。在盛唐的气象中,找寻你的模样,在盛唐的气质中,感受你的典雅。那一把的纸扇,你轻轻地挥动,一段优雅的舞姿,伴着吹拂的清风中,宛若仙子立红尘,那深深的宫殿,你轻弹着琵琶,一曲盛世的霓裳,随着飘逸的茶香,沉醉了几位听者?转笔勾勒出你的容颜,墨色渲染出你的韵味,你那回眸的嫣然一笑,如含苞待放,让那百媚丛生,让那丰姿绝代,在倾城倾国中,叩起了君王的心儿。那笔墨,飘逸着仕女图剥落的香墨,走在宣纸上,把这妙笔凝化成永恒的美丽。
  
  那是,在风雅的北宋时代,一代画家张择端,带着他的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图》走来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赏清明上河图,在历史的回望中,岁月在一缕墨香里,洒落下的痕迹,凝住了千年的喧闹,在一片繁华中,镌刻上当时的风采。想像那窑烧千年的秦砖,构思那炉炼百代的汉瓦,沿着古巷的忧郁,化作千门万户的家,那一座宛如飞虹的桥,跨越汴河,将两岸的精彩对接。那缕缕的青烟,那泛绿的嫩柳,带着几分春意在脱寒的早春里,勾画出清明时节的景色,那荡出的小舟,那摇曳的小轿,带着几分忧伤,在清晨的薄雾中,拉开了清明时节的序幕。茅舍、草桥、流水、扁舟,在一片的安逸中,沿着绢本鲜艳的色泽,印上田园的风韵,茶坊、酒肆、肉铺、庙宇,在一片的喧闹中,拥着车水马龙的人流,刻上汴梁的繁华。书画三千里,画家在笔笔的墨色间,喷洒着江山的潇洒,展开了当时的繁华,如同一首无言的诗,用淡淡的笔锋上,渲染着清明的韵味,把那上河图的美景,粘成了一副永不腐朽的画卷,构成了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
  
  那是,在繁华的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风流才子唐伯虎走来了。唐伯虎擅画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鸟,尤以山水、仕女著称。他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又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他的仕女、人物画,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画面富有韵律感,人物写实功力较强,形象准确而神韵独具。而《秋风纨扇图》是唐寅的佳作之一。《秋风纨扇图》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左上角有作者的自题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加深了主题的蕴意。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地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世情可畏。正是,自此长信深宫,铅华褪尽,孤灯映壁,对着手中纨扇,不禁神伤。作者将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该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画法兼工带写,人物的勾勒,湖石的渲染极其熟练,流利潇洒。全画纯用白描,以淡墨染衣带,衣带微微飘起,点出正是秋风已起的时候。丛竹双钩用得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显出了色泽的丰富。全幅图面气韵生动,美感十足,让人一见即有种被打动的感觉。
  
  画,是一首无言的华美诗篇;画,是一曲无声曼妙的琴声;画,是戏里青衣水袖长抛时那一个幽怨的回身……研磨、蘸笔,继续在一抹宣纸上,挥毫走笔,用丹青,绘一副泼墨山水,那水墨的风情与神韵,随着那那一副副的佳作,透过那变幻万千的画线,透过那五彩斑斓的颜色,让我们看到那画背后的写意精神;看到那画背后的深婉曲意;看到那画背后的文人气息;看到那画背后的闲静心态;看到那画背后的人世百态。而当岁月,在流年渐渐地逝去中,只有从画卷上那飘散下来的香墨,却让每一位赏画人,带着千年的相思入画,随着画家的妙笔凝化成的永恒画卷,浸在眼前的美丽中,醉在飘逸的神韵中。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387
飞翔币
21165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6880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9-20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好的笔墨丹青,确实会给人带来好心情。作者对赏画有一定探究,有雅致。心得共享受之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