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儿来玩,我照例问他:“在幼儿园过得愉快不?”
“愉快。”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能不能告诉姑姑最愉快的事情是什么?”
小侄认真地想了想:“写字的时候老师说谁的家长来接了谁就可以走。”
“是吗?”我不禁哑然失笑,“这事是够愉快的。你们在幼儿园都学什么呀?”
“学写字。”小侄不无得意。
“那么有本事啊?都开始学写字了。写些什么字呢?二姑会不会?”
“写1、2、3、4、5、6、7、8、9、10。”小侄答,“‘8’像麻花一样的。”
“说的真好。”对孩子可贵的想象力我的赞扬从来都不遗余力。
“我不会写‘8’。”小侄说。
“是啊,‘8’是够难写的。”我深表同情。
小侄边说边拿起了笔在纸上画,我定睛一看立刻把小侄搂在怀里哈哈大笑起来,“没啥说的,乐乐,你得跟二姑热烈拥抱。”
“为什么拥抱?”小侄一边热烈拥抱一边问。
“因为二姑小时候也不会写‘8’。”看着纸上小侄用两个小圆圈摞起来的足堪以假乱真、似曾相识的‘8’,我开心极了。
此言不虚,是的,我小时候也不会写‘8’,也自立蹊径和小侄一样画两个圈儿替。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一种“笨”。但我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我屡教不会时并没有受到父母的斥责,依然每天快乐地玩沙子玩土过家家,不亦乐乎。爸爸说起我的不会写‘8’也总是极宽容地说,“这么个写法写到中学也没事。”
而真正上学后我并没有被‘8’难住,我会写了,而且写的挺规范。
常常听刚刚开始学握笔的孩子家长抱怨孩子笨,不会写‘2’或者‘8’。我们不是孩子,不知道孩子的思维是怎样的,孩子的能力有多高,也许在大人看来水到渠成的小小弯势对孩子来说,就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吧。
这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是怒斥其笨苦苦相教还是略略放手让他自己慢慢领悟?我更赞同后者。因为前者可能能够让孩子学会那道弯势实现一次能力的飞跃,但在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教诲中,您严厉或者无可奈何地焦躁情绪却在向孩子无言地传输着一个信息:你真笨。而这种暗示无疑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恐惧。受到损伤的自信是无法弥补的,“我很笨”这颗种子一旦植入孩子的心田,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一颗毒瘤。
小孩子的智力发育不是整齐划一的,有的早点有的晚点,有的快点有的慢点,这都无可非议,只要是健康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发育并不会有多大的差别。但情商却会相差很大,而自信恰恰是情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侄什么时候能会写‘8’我不知道,但我坚信小侄长大后绝不会认为‘8’是多么难写的一个字。会写‘8’的孩子是应该被肯定的;不会写‘8’的孩子也应该被肯定,因为他终将会写;不会写‘8’但能找到其他方式替代的孩子更应该被肯定,因为他懂得另辟蹊径。是哦有的孩子都应该被肯定,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欣赏自信的环境下长大。让孩子自信、快乐地长大是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并能够使孩子终身受益的最好礼物,深爱孩子的家长们别为了孩子一点点的不够优秀而轻易地剥夺孩子的这可贵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