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61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秋收·秋播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954
飞翔币
211639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5086
信誉值
8



秋收·秋播  “一年容易又秋风。”很喜欢陆游的这句诗,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用这句诗来开头。
  秋天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秋气袭人,这些自然界的物象很容易让人心生共感,不由自主地产生光阴似剑岁月虚掷的感慨,无端生出美人迟暮、英雄白头的愁绪,那些远离父母的学子、飘泊在外的游客、异地为仕的官身、栖身军旅的将士见那金风飒飒、黄叶飘落,更会生出许多思国思亲思家的情愫,再若是旅途饥寒、求学无果、仕途无望、报国无门,而又报病在身、悲寥沧桑之人,秋夜清寒,枯灯独坐,那一腔愁绪就会劈空而来,排山倒海,不可遏阻,“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凭空给秋捈抹上浓厚的悲伤、哀思、凄婉的色彩。
  我喜欢秋,独立寒秋,没有那么多的感伤和愁怨,也许是因为生活太过单调、阅历太过肤浅的缘故。作为农民的后代,在记忆深处秋的印象是瓜果满架、雪梨缀枝、金谷飘香、橙黄柚绿,是收获的忙碌、播撒的辛劳,是劳动的号子和欢乐的歌声。小时候,老宅的周围全是田地,农田里那种气息、那种味道,深深地烙在骨骼上、溶在血液里,最近十多二十年,城市肆无忌惮地扩张,与土地是渐行渐远了,金秋时节登高远行,闻着秋风送来的那种熟悉的气味,思绪就会再次回到那遥远的过去。
  四十多年前我上小学那时候,农村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放署假。那时候农村的条件虽有所改善,但仍然相当艰苦,冬天里班上的同学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棉衣棉裤,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隆冬里穿单衣、打赤脚上学,坐在教室里读书时冷得瑟瑟发抖。可以说,整个冬季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好不容易熬到放了寒假,可以整天围着火堆烤火,寒假里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过年,如果风调雨顺的话,过年可以有新衣服穿,能吃饱米饭,还能吃上肉,可以到亲戚家作客,运气好还会收到压岁钱。但幸福、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春节过后不几天短暂的寒假就结束了,当再次背上书包走进瑟瑟寒风里时,心里就满是畏缩和纠结。相比之下,署假虽然天气有些炎热,但可以躲过父母长辈的监视下河洗澡,欢天喜地地打水仗;可以在月夜里抱床篾席在槐树下乘凉,一面看天上月亮星星一面听大人们摆龙门阵;可以偷偷地烧马蜂窝,肚子饿了还有各种瓜果菜蔬可以果腹;还要承担一些如背粪施肥、放牛割草、看仓守粮之类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以及打扫院子、晾晒粮食、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事。暑假是快乐的,但也是辛苦的。随着假期一天天过去,心里早已充满了对上学的期待。在孩子们的期待中,那一田一田的稻谷也在一天天由绿变黄。终于等到假期结束了,回学校上学的愿意在孩子们心中早就迫不急待了。在孩子们这种兴奋和期盼之中,秋天悄悄到了。
  金秋的朝阳早早地挂在天上,用那暖暖的红黄黄的金把整个村子涂染得金光灿烂,望着那一垅一垅的金黄稻谷,望着在田埂上三五成群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农人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欢笑。
  立秋之后,到处洋溢着饱满和成熟。学校放了农忙假,刚回到学校里的孩子们又回到家里,帮助父母收稻谷和播小麦。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前,所在有农活都是在生产队的统一指挥下进行。队里有十间大瓦房,瓦房外还有一个十多亩的大坝子,用石板铺得平平展展,大家都称之为晒坝。所有从地里收回来的东西都汇集到晒坝来晒干,除去杂物,然后再装进十间大瓦房里保管起来。收稻谷的前夜,生产队会通知所有的社员到晒坝开会,放农忙假回来的小学生也不能缺席。夜幕初临,太阳虽早已翻过了对面的山梁,天空的红霞仍很灿烂,在另一半天际,一轮弯月已经升起。晒坝被扫得干干净净,一帮孩子在坝子里你追我、我撵你,满坝子疯跑。大人们吃过晚饭后,男人们吸着烟卷双手背在后背、女人们一手拿着小板凳一手拿着做针线活跟在男人身后,三三两两的往晒坝走去。会前的晒坝很热闹,大人们开着玩笑,男男女女嘻笑打闹,无所顾忌。不知不觉月亮已升到了当空,满天的星星把晒坝照得如同白昼。队长丢下嘴里的烟卷,重重地咳上几声,晒坝便安静下来。就象部队战前部署一样,队长要对即将进行的秋收作细致的分工。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瓦房前就响起了队长的哨声,大人一边忙着穿衣一边把还在梦中的孩子喊醒,男女老少各自带着农具,走进了秋天的田野。年轻妇女负责挥镰割谷,手摇打谷机、脱粒、背谷子、捲稻草这些繁重的活路都由男人承担,孩子们的任务是把割倒的谷子一把一把地从谷田里捡起来抱到打谷机前交到脱粒手的手里,老人和体弱不能下水田的人就在晒坝里扬场和晒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人都在地忙碌着。
  经过十多天的繁忙,田里的金黄变成了晒坝上高高的谷堆。秋收后的晚上,晒坝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劳碌了一天的人们再累也要到晒坝来走走,绕着高高的谷堆转转,用手抻抻盖在谷堆上防雨的薄膜,归整归整这,收拾收拾那,像惜疼宝贝一般不忍离去。年轻小伙子要轮班在晒坝上守夜,七八个小伙子围在一起打扑克玩“甩二升级”,动手玩的全心投入,在旁观战的指挥若定,场上的人自然分成两个阵营,稍有出错,争得面红耳赤,有那性格急躁的,还推推搡搡骂骂咧咧,但谁也不计较,图的是那份毫无介蒂的亲热。晒坝的旁边是九曲溪,秋月挂在天上,映在溪里。劳累了一天的男人,回到家里,随意仰卧在床头或自家院坝里,喝完婆娘递上的最后一杯老酒,慢慢站起来,撑个懒腰,打个酒咯,满身的疲惫已消去了大半。望一眼白天和自己一样在地里忙碌,回到家里又忙活家务的婆娘,男人眼里就多了几份温柔。男人将一条长长的毛巾随手搭在肩上背着手在院子里无目的地转悠,等婆娘洗净了锅碗、喂了猪儿、哄孩子上了床,便上前去轻轻拉着婆娘的手悄无声息地关上房门,走进了九曲溪的月色。溪里的月早已变得碎乱,不知何时,男的女的已经有很多人钻进了水里,哗哗的流水声、嗵嗵的凫水声、女人们的嗔骂声在长长的溪里回荡。
  秋天多雨,为了不让收回来的稻谷发霉生芽,队里要抽出一部分人来侍奉它们,每天早上早早地在晒院里摊开,十多架风车不停地转,风净谷子里的杂物,下午太阳落山之前又收拢聚成一个个谷堆,用防雨的薄膜盖上。如果大雨忽然而来,不用谁通知,人们都会马上丢下手上的活往晒坝里跑,七手八脚、紧张有序地把稻谷弄到淋不着雨的地方去。把这些宝贝侍奉好了以后,选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全队的男女老少都会很早就起床到晒坝去集中,在队长的带领下用板车拉上稻谷,敲锣打鼓地到粮站去交公粮,这是农家人对国家的贡献,是当家作主人的表现,每个人都很荣耀,欢声笑语,争先恐后。下午再回到队上,把交完公粮后剩下的稻谷按每家出工的多少和对生产队的贡献,分配下去,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能背些稻谷回家。这一天,是所有人最幸福的一天。
  过个一、两天,农家里就会飘出新谷的饭香。父母是厚道的农民,在他们心中,庄稼人有饭吃,要靠党的政策好,要靠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丰收后祭天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新米下锅的第一顿米饭定是选在中午,米饭蒸好后,从不做饭的父亲会走进厨房,从厨柜里拿出一个大碗,洗了又洗,满满盛上一碗,将筷子插在米饭中央,然后把吃饭用的小木桌搬到太阳下,将那米饭放到桌子上,再放上一盘又厚又长的老腊肉、一壶白酒、几个小酒杯,夫妻两人站在太阳下面,遥望高天,虔诚地拜上几拜。仪式虽简单,气氛非常隆重,孩子们站在一旁,谁也不敢乱说话。等上好一阵,才把米饭端过来分给一家人吃。这一天,父亲会高兴地喝上几杯,一边喝着,一边絮絮地说着话。父亲那时也就三十来岁,早已和母亲一起肩负起一家三代生活的重担,不胜酒力,说出的话比喝进的酒多。在我的印象里,除了这一天父亲是很少喝酒的。
  接下来,就要抓紧时间到山上的旱地里去挖红苕和刨花生了。山坡上,只要有一铲土的地方,春季埋下一根苕藤,秋来就会挖起一大串红苕。收获的红苕不用作公粮上交国家,村里的社员一齐出动,一片一片地挖,挖出来的红苕选一个平整的地方倒在一起,傍晚时候,就分给社员。村民们把红苕背回家,连夜整理好红苕上的泥土和根茎,或者在窖里窖起,或者放在材房里,悉心放好。在川北山区,红苕半年粮,谁也不敢马虎。刨花生则是一件有意思的劳动,因为可以悄悄地饱饱口福,即使那些偷懒的小孩也在这天带上工具跟着大人加入到劳动队伍之中。队长照例站在地头扯着嗓门宣布不准随便偷吃偷拿的规矩,孩子们藏在父母身旁,一边劳动,一边警惕地观察队长,只要躲过他的眼光,就做贼一样用满是泥巴的手剥几颗花生米吞进嘴里,三嚼两嚼就囫囵咽下。收工的时候,小孩们悄悄地装一把花生在衣服包包里,小偷一样从队长面前经过,心里七上八下的“咚咚”乱跳,生怕被他识破。而今想来,其实多余。地里出的东西,小孩嘴馋,任他吃去,能吃得了多少?
  天越来越冷,农人们没有时间喘息,得赶紧翻耕田地,赶上节气,把小麦播上,把油菜栽上。男耕女播,早出晚归,村子里到处是忙碌的人群。等这一切都忙完了,在晚秋的夕阳下,回望那一茬一茬埋藏希冀的田地,和倒映在溪水里红红的夕阳,所有的疲乏都怒放成脸上的笑容。
  后来,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父母的劳动强度更大了,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但为了他们的儿子能从世世代代耕作的这块土地上走出去,他们即使累死也不允许我再到田地里劳动了,从此我便很少干过农活了。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乡村的秋,收获的是辛劳,播撒的是希望,乡村的秋,一扫古代文人雅士的悲秋气息,到处是热烈奔放的阵容,你看,秋是一垄垄高粱火红,秋是一片片稻谷金黄,秋是桔满园、柿满山,秋是菱泛香、酒新醅,秋是丰盈的,秋是饱满的。当我们在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当我们在赞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当我们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世代劳作在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才是秋的美景,秋的主题。
  2012年11月10日改讫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954
飞翔币
211639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5086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11-12
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朴实自然。秋收、秋播、秋的感慨在作者笔下描绘淋漓尽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问好作者,祝您创作愉快!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