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有“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认为扒坟、掘坟是伤天害理之事。但建国后,倡导无神论的151位中央领导人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周恩来还带头平自家祖坟,批示“家里的坟地如果能种,而群众要求要分,可让群众分去耕种”。60年来,全国各地平坟还耕累计超数千万亩。图为8月19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的一个村,村民在聊政府征地、起坟等问题。
1997年,《殡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这一“可以强制执行”,成为各地“平坟运动”的合法性来源。图为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专业起坟人5点多开始挖坟。
巴彦淖尔于2011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凡建在通讯设施、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开发区以及耕地、林地及沿铁路、沿国道、沿公路主干线和沿乡村道路两侧视线内的所有坟墓,除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保留的以外,一律予以迁移或平坟。图为9月14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大型机械开到坟头。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近些年,当地政府决定建设湿地公园,图中所在的临河区狼山镇,8742亩土地将被挖掘成人工湖泊。当地农民的田地,包括坟地将被征用。图为9月14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大型机械开到了坟头。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早期周边多为沙漠,大多去世的人都葬在这里,所以此地坟墓比较集中,光图中所在的村庄就有60多座坟要平。图为9月12日,起坟人在休息时间抽一根烟。
政府刚开始给村民的补贴标准为一亩地15000元,一个坟1000元。村民们多次开会后争取到一亩地25000元,一个坟2000元(合葬2人的为3500元),另外有半亩的12500元补贴。图为8月2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由于多次“占地补偿全体社员会”都没有讨论出结果,队长建议分组选出代表讨论,图为小组代表达成一致后签字并按手印。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即将被开挖的坟墓旁,死者后代点了一把香,为亲人祈福。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起坟人挖开两个坟墓后打电话催同伴把棺材拿来,因为后面还有好几个坟要起,时间不能耽误。这天一上午他一人起了5个坟。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起坟人进入墓穴抬出棺材。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由于坟墓口挖的太小,棺材被卡在洞口而破损,骨骸洒落一地,起坟人小心地从沙土中拾起骨骸,亲人们关切地看着。这位死者的坟被迁过三次。像这样被多次搬迁的坟,在当地不在少数。几年前政府建高速公路,搬迁了一部分坟。如今湿地公园的规划,带来了又一次搬迁。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起坟人将挖出的头颅放在一边,他已经做了20多年的起坟工作。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刚从坟墓里抬出的干尸,需要焚烧后装进棺材。巴彦淖尔市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全市社会火化率达到60%以上,使滥占土地、破坏环境、乱埋滥葬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一位村民坐在正在焚烧的母亲旁哭泣:“母亲,你为了抚养我们兄妹几个受了一辈子的苦,你连一顿好的也没吃上那么年轻就走了,最后还落了个让火烧”。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儿媳妇看着自己的婆婆被现场火化,伤心地哭了。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起坟已经成了流水作业,起坟人赶往下一个墓地。在当地,起坟人每起一个坟收费1600元,负责“起”、“运”、“埋”等服务。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二狼山,起坟人把起出来的骨骸及焚烧后的骨灰,运到距离村子几十公里外山脚下的公墓,图中小货车里拉了13个棺材。
9月1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二狼山脚下的公墓,亲人为死者烧一座纸房子。
8月24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一位村民领到第一笔补偿金,为三万两千一百元。政府给每亩地25000元的赔偿标准,分三年发给村民,对分批发放的方式,村民们很不满意。
10月7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太阳即将落山,一位村民背着儿子从自家的田地上走回家,政府工作人员刚丈量完他家的耕地离开。
9月15日,京藏高速临河出口,房地产广告牌很显眼。按照规划,这块地也将被开挖成湿地公园。11月16日,国务院颁令,自2013年1月1日起,违规土葬、乱建坟墓将不再允许民政部门强制平坟。
原帖地址:
http://news.163.com/photoview/3R710001/2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