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44阅读
  • 0回复

[网络文摘]病态...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664
飞翔币
211631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3711
信誉值
8

  “你有个病态,一段时间特别喜欢一样东西。就天天说。”——这是L对我的评语。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她说这话时,是不是忍无可忍了。因为,被评价的机会虽然不少,但会去给予评价的机会却是很少的。
  我记得当时看到她说这话时,吃了一惊,然后自我反省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于想过要跟她讨论一下:从哪里看出来的?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天天说了什么。
  她是我大学二两半的室友,大学三年剩下的半年都漂泊在外了。我一直觉得她见解的视角比较独特,因为我跟她的观点差不多的机会并不多,更别提一样的时候了。
  有时候,很喜欢听听她的意见之类的,觉得很有意思。当然,促成我对她保持“有意思”的定位,有一层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是老乡,所以她格外的引我注意。这些话,没有对别人说过,但一直藏在心里。


  如果我不肯定她对我的评语,我是不打算再一次提的,心里记得就好。关键是:真心觉得自己病态了…


  既然肯定了自己的病态,那就没有什么好掩藏的了。接下来的,我要说的是:安妮宝贝。


  最近看了不少书,不觉得自己忙碌,只是感觉时间太短促。不知道是不是本人自身的原因,每接触一个人,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之后发出不一样的感慨。而且是,不得不说的。
  例如,余秋雨。我看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实话,我到现在也觉得非常的不错。可以当文史来阅读。毕竟,这只是一个人的个人观点,所以存在局限性是很正常的。但对于我来说,就足够宏观的了。
  例如,张爱玲。在看到王小波评价张爱玲之前,我就翻过张爱玲的书,没有看懂。看了王小波对张爱玲的评价之后,虽不至于赞同,但也还是受些影响的。之后恶灵儿在淘张爱玲的书,让我不得不再翻一遍张爱玲,翻完之后满身心的惊叹。我觉得她的文字,是值得去看的。
  例如,子沫。《在路上,放下他》是别人推荐的。如果没有感触,或感觉不好,我都是不愿意提的。所以《在路上》这本书,我虽然翻了几遍,但也是在自己有感觉了以后,忍不住的写了一篇推荐的文。
  ……
  还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作家,有一些已经有作介绍,例如:王小波、韩寒。有一些还没有作介绍,例如:白落梅、席慕容。但,终有一天,是要提的吧。因为,美好的东西,被我发现了,不说出来,总显得自私了些。


  现在,终于说到: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给我的第一印象,莫名的就有一种排斥感。这四个字,就让我不喜欢。后面两个字,尤其让我接受不了。不过,偶尔也有翻过她的作品。没有一点印象了。
  去年买了几批书,看到她的新书,就挑了一本《春宴》。她曾经很红、很火、很多人喜欢。我不喜欢太热闹的事物,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你太热闹了,总是有点过。就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以,等她凉了,我才敢买一本《春宴》。
  《春宴》是去年国庆时在老家翻了下。实话,排版实在让人很失望。字体又小。所以,粗略的翻阅,也是比较费劲,又没看懂,就把它丢一旁了。这算是与安妮宝贝的作品实质性接触的第一印象,比较糟糕。
  今年,我没有想到我还会买她的书,不知道是不是折扣太诱人了还是怎么回事。反正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手里又有一本安妮宝贝的书《素年锦时》。这本书放了很久,好几个月,我没有去翻,而新书不断,导致冷落它好些时候。
  可能是出于不浪费的心理,还是翻一翻比较妥当吧。后来就拿出来看了一下。比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更让我惊吓!


  这是一本散文外加一篇小说。顺序是:冬、秋、夏、春。春,是篇小说《月棠记》。也许看过她以前的小说,但没有印象了,这篇小说,让人看了比较清醒。在重光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同时,顺便也时不时的自我反省:我要的又是什么呢?
  这本书,初到手时,我对它颇为挑剔。觉得它空白有些多,有一篇文字,居然只有两句话,然后是一页。我对这样的排版,是很有意见的。
  细细阅读了里面的文字以后,我彻底的被它征服了。我觉得这本书,是我看过最舒心的一本。整本书的符号,除了逗号就是句号。简洁。
  这本书的排版与张小娴的《想念》是有些相似的,但还是很不一样。因为里面的文字。它的顺序也是好到了极致,我甚至在设想把季节倒过来,重新排又会是怎么样呢?结论是:没有更好。


  想提安妮宝贝,想了好几天,不大敢提。
  觉得自己这样热切的介绍一些作家一些作品,总显得过份的热心。因为我本身不喜欢热闹的事物,而自己又在做热闹的事情,总显得不妥当以及矛盾。但,现在,此刻,什么书都可以停下来,静默着,不言语,唯独这本《素年锦时》不得不得让我说上两句。
  另则,如此迫不急待的介绍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同时落实了我“病态”毛病。跟不打自招差不多了。但想一下,将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它,我病态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个毛病来——浮躁。这是无心无意识的评语。其实,他说的很轻巧,但我听着却没那么容易。我甚至也跟听到“病态”这评价时一样的反省了几天。发现自己,还真是浮躁且病态着。


  最后摘两篇小短文供大家欣赏,不具备代表《素年锦时》的文字,只是方便摘抄的文字。

  《肉体》
  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回报。再艰难的时段都可经历过尽。它只是在沉默地警告你,希望你自省,以此才可面对后续。反省。等你纯净,再给你下文。时间是这样的态度,人必须信任它。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责怪别人。干嚎,醉酒,狼狈的时刻,要允许它有。一切都会好起来。巨大的情绪崩溃期,应该对它有心理免疫,知道那是一场疾病,迟早会过去。是体内的荷尔蒙出问题,是分泌的元素有了缺陷。过段时间,身体会调整的。
  这不是人生的问题。这只是肉体的问题。

  《等待》
  似乎总是停留在一个地方等待。等待内心的愉悦明朗和微小幸福,像春日樱花洁白芬芳,自然烂漫,自生自灭,无边无际。等待生活的某些时刻,能刚好站在一棵开花的树枝下,抬起头为它而动容。那个能够让人原地等待的所在,隐秘,不为所知,在某个黑暗洞穴的转折口。
  有时候,觉得自己对人与事情的感情都不深切,因此他人也无法给予深切的回应。
  有时候,觉得自己可以这样执著地爱着。十分耐心和缓慢。.
  有很多很多话,我不能告诉你。即使有人爱着我或者遗忘我,那也是不能够的。



  这样的文字,是我所喜欢的。你喜不喜欢,显得无关紧要了。关键是,终会有些人,还是喜欢的吧。
  我还真是,浮躁且病态着…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