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这么静,静的只能听见钟表的滴滴答答。
你继续在这样一个晚上发呆。就是这样。时光这样没有排练的过去。
6岁那年。你还跟奶奶住在一个村庄。习惯天蒙蒙亮就起床。穿着一身小子装。夏天的晚上和村里的老人去“烧麻雀”,“烤知了”。那个时候月光,很亮很亮,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也把这个不小的村庄照的亮堂堂,亮堂堂。你晚上就在这亮堂堂的房顶上睡觉。一睡又是一天的蒙蒙亮。
10岁那年。你已经足够勇敢,朋友还在撒娇要糖吃。你已经辗转了几个学校,并开始一个人坐火车去不是家的地方,晚上家里经常没人空空荡荡,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电视的音量调到最大,昏昏沉沉的在沙发上睡觉。通常很晚的时候,大人回来把你轻轻的放在床上。又是一阵的乒乒乓乓,然后你翻了几个身,接着睡并不香甜的觉。
12岁那年。开始懂得学习很重要。这样的思想。那个时候你的梦想就是快快长大去环游世界。坐着热气球去环游世界。
14岁那年。你的作文总是写到梦想。也许是一个作家,也许开一家书店,又或许给动画片配音。总之都是自己喜欢并憧憬的事。那个时候你天真的以为只要你努力那么梦想便一定会实现。也是这一年你可以熟练的在两座小城中奔跑。那个时候你迷上旱冰,你和你的同学们疯狂的玩,玩的天昏地暗,天黑了也不想回家,那个时候得你拥有的全是天真的快乐,是一世界的快乐。
16岁那年。你天天抱怨该死的学校,该死的食堂,接踵而至的大大小小的考试让你忙的焦头烂额。有时候被压迫的哭爹喊娘,但是在下一秒便强迫自己心静,搬出还没做完的几十套卷子,再发数十秒呆后,安静的做了起来。在这数十秒,你想到了未来。这年夏天你有了不大不小的波折,那就是中考,这场仗你没有打赢,但也不是输的一败涂地,总体来说就,拿那样吧。你总是说“就那样吧”这就是你也就这样的原因。
17岁那年。开始叛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过幸好你的叛逆期很短很短,你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也是这一年你在笔记本下记下倔强的歌词,写下能静心的句子,开始不止一次的思考长大的含义,开始变的迷茫。可是这样的迷茫不多,又被淹没在紧张的学习中。你不止一次的思考未来,以后。你越来越明确自己的目标,现在的你的世界只有学习最重要,这是你的父母给你灌输的思想。
你开始变得成熟,懂事,也就是变的圆滑,但值得庆幸的是你还是你。
慢慢的,在别人上演一出又一出独角戏的时候你会微笑着观看,好想你看到了从前的你的滑稽的摸样。对于小男生的嬉闹,你开始学会无奈的笑笑,追逐打闹的小时光已经很远很远了。你感觉,现在的你要学会看清现实,看清未来自己的模样。
那些“听音乐,赶自由。”的小日子已经过去了。那些骑车郊游,野外踏青的日子已经远了。那些陪着你疯的一批又一批的人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幸好的是,还有几个现在还在。现在你觉得梦想这个东西似乎永远不可能实现了,青春这个东西虽然一直都在但仿佛早就远了,永远不会再重来。长大这个东西最让人徘徊,但是面对长大的自己也开始从心底里高兴。
这些天你听到一首歌,是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听着这首歌你就开始感动,是真的感动。
这些天你一直在想你,原来你才明白,原来你一直心心念念的人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