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713阅读
  • 0回复

[网络文摘]茶情絮语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148
飞翔币
21161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0659
信誉值
8

  我总是常常想起那片茶园,与回忆无关。
  从电影里过看到过逸士品茗,极是向往那种飘逸脱俗的雅趣。那时,不识茶香。
  随着年龄的增长,品茗情结愈发深郁。我喜欢书法,喜欢国画,喜欢篆刻,喜欢一切与国粹相关的琳琳总总,自然而然的便也喜欢上了茶。尽管我不会品茗,亦不通茶道,但《红楼梦》中妙玉讥笑刘姥姥的话,我却从十五岁起一至记到现在,妙玉见刘姥姥把那么好的茶一饮而尽并再要一杯时,就说:“一杯谓之品,两杯谓之解渴,三杯就是牛饮了。”呵呵,就算现在的我,喝茶亦作牛饮状。
  另外,中国茶文化之精深博大,远不是什么人想学就能学,学了就能学得会的,若此,也无所谓什么文化不文化了,也就不存在茶道之道了。
  隐隐约约之间概略地知道,一些大凡以茶之道之人都会懂得些例如什么季节采什么茶,什么样的茶配什么样的水会生什么样的味,什么样的心境品什么样的茶才会生发什么样的意境等等,都是极有说道的,而类似我辈之饮茶,说白了,不过是饭后解腻罢了。
  闲话说得有些多了,却是无非想展露一下自己恋茶的那种说是单纯却不太单纯,说是复杂却又根本不算复杂的情结而已。因为我从历代骚人墨客中看到了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会在畅饮之后要么留下诗作,要么留下画作,要么留下纵情恣意的墨宝,而在他们所有的闲暇之余,无不以茶为伴,不论是纵论古今,还是闲话雪月,要么一杯明前龙井,要么一壶深山云雾,掬来仲夏夜露隆冬寒雪,那种烹茶吟哦闻香冥思的逸趣、逸致、逸情,都让人深深的沉醉而生无尽向往。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于是,我便常常在想,茶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呢?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园才能升腾出如许令文人豪客皆能释怀的清逸呢?我甚至常常能梦到自己走进茶乡,走进茶园,独独没有闻到茶香。
  那年,在太湖之畔,在同游之人急急忙忙钻入山里,去看那据说有四十八米高的大佛,而我却在转身之后,一头扎进了湖畔的茶园。
  九月末,这里可能还不是采茶的季节吧,不算太大的茶园里并没有背着竹篓采茶姑娘的身影,可是,一入茶园,便有淡淡的清香从若有若无的薄雾中弥漫而来,只轻轻地吸口气,便觉得神清气爽,随手拈一片嫩叶,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那种微微的苦、清清的涩、幽幽的香就会立刻轻轻的、柔柔的、绵绵的在唇舌间如轻风流云般的扩散开来,刹那间,拖沓的脚步轻快了起来,郁塞的胸臆清淡了起来,疲乏的身心飘逸了起来,烦冗的心境畅快了起来,越是深入茶园深处,越是感觉周身舒泰,当真是“霎时滋味舌头回”。
  身在茶园里,恰似梦中游。那一刻,我甚至有一种“醉卧茶园不愿醒,从此化为育茶肥”的冲动。
  真的,望着那一丛丛一垅垅及腰的茶树在眼前铺展漫漶得如毡如毯的茶园,心儿竟然快乐得如花间飞蝶叶间鸣虫,这种感觉在一瞬之间,便使我那因为没有茶香而不无遗憾的梦境变得真实起来,“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我依然不谙茶道,依然难解茶中滋味,但这青青茶园、淡淡幽香,却总能让我在夜里梦里纵情骋怀。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