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14阅读
  • 0回复

[网络文摘]春日说风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148
飞翔币
21161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0659
信誉值
8

  天气刚刚转暖,北方的季候风便开始唱起这个季节的主角。这不,一连刮了两天大风,刮得天地昏暗,尘土飞扬,小树弓腰,大树呱噪,这样刮风的天气真叫人烦心。怪不得古乐府从军行诗云:“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原来自古塞外就多风。唉,那里光是春日呢?“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一年四季,四季风。好大的风啊。不,应该说好美的诗啊。谁能说不是风给了这些诗句以灵气呢?倘若我笔下也能得到一点点诗性的灵气,那我宁愿长立风中。
  怎么,这么一会儿我就改变了对风的态度?那里呢,实在是我笔下羞涩见拙,却怪得风来烦扰我。其实,我一直对风很有偏爱呢。我喜欢“花发多风雨”的季节;喜欢“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风之舞;喜欢“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风之音;也喜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风之韵;我还喜欢“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微风携细雨;喜欢“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明月宜清风;更喜欢“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飒飒金风之情;还有不才惭愧的“秋风”自称,更能说明我对风的偏爱。
  的确,我喜欢风,喜欢塞北的风,也喜欢南国的风。塞北的风雄劲苍凉,南国的风和煦温柔。塞北的风吹硬了我的脊骨,让我坚定跋涉的脚步;而南国的风总是把我带入那温馨的意境:一春灵风飘花雨,细染南国润清香。这是我梦中的南国的风。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风之最可人处所以你喜欢。不然,风之不尽人意同样我也喜欢,不信?让我屈指数数:“大漠风尘日色昏”我喜欢,“风飘万点正愁人”我也喜欢;霹雳狂风怒惊天我喜欢,凄风苦雨冷漠漠我也喜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喜欢,暴虐风雪似狼烟我也喜欢。这不是仅仅说说而已,也不是为了显示我的与众不同。喜欢就是喜欢,或许这种喜欢潜隐着一种自我激励,或许我喜欢的正是这种酷似命运向人生的挑战。我甚至喜欢那令人生畏的狂飙、飓风、台风、龙卷风,因为那实在是人力所不能及、不能为的极致的壮观,是自然界无穷限能量的展现,也是最为叹为观止的让人类最最敬畏的自然奇观。尽管那偶尔也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我承认,我的偏爱确实超过了一般人对风的喜欢。不仅如此,连与风有关的事物我也喜欢,像古老的风车,鼓满风的帆船,悠悠的白云,回归的雁对,飞舞的雪花,迎面的细雨,还有清脆的风铃,蓝天上的风筝……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风,又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致;如果没有风,那大自然的景物该是多么呆板。
  风是无形的,却给了有形世界生命的活力,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常常把自己和身边的事物与风联系在一起,然后再赋予特别美好的意义,诸如:风尚、风采、风情、风韵、风度翩翩、风流倜傥、风华正茂、风骨峻峭,还有风花雪月,风雨同舟……多么美妙而又和谐的组合,多么生动而又自然的联系,既融合了风的流畅动感的气息,又张扬了人或事物本身特有的个性魅力。当然,也会有一些反面联系,这倒应了事物皆有正反两方面的规律。
  我们的祖国乃古老文明之邦,素有华夏大雅之风,而作为古典文化精髓的《诗经》《楚辞》自古又以风骚冠名。可以肯定,风之于华夏古老文明早已融会贯通,早在《庄子·齐物论》就有天籁之说,那是指自然界的音响,而风声正是天籁的主旋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风一直是有极强的个性的,也蕴藏着人格魅力的象征,最经典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家风范,王者之风。难怪古有英雄唱大风,今有伟人数风流。
  以上林林总总说了很多风之于我的感受,却没有道出风的特性。风本是因空气流动酝酝而生,又因热力的作用产生了神奇效应。风,赤道与极地孪生,受海之邀请,天之呼应,地之贯通,于是,荡寰宇风雷,叱咤驰骋。正是:人有浩然气,风有万种情,东西南北中,好一个“千里快哉风”。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