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书桌前,在亮白的节能灯光的照射下,手中握着笔,在一大摊作业前奋笔疾书。虽然时不时有睡意袭来,可我依然很清晰的感觉到这一切――我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每个人的躯壳都不过是由大致相近的一个个细胞构成的,我能感受到的这一切也都是大脑在身体各个部位接受到的神经信号组合而成的,这是最正常,最普通的生理活动现象,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所体现。我与他人,并无二致。
然而对每个人来说,自我与他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你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神经信号,只能思考自己所思考的。无论两个人再怎么靠近,也无法清楚地知道对方所想的。所谓“心有灵犀”也不过是纯粹的巧合罢了。而语言文字也无法把所有的尽有的思想全部表述出来,人类的许多智慧都在为此表述而努力,所以其中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最明了的注解了。
思想与认知的独立性禁锢了我们,把我们各自隔开,又彼此靠近。透过我们之们的隔膜,我们可能隐隐约约看到彼此之间的一点东西,可是更核心的就压根看不到了。也要感谢上苍赋予我们彼此独立的这一性质,否则全人类都成为清浊难辩的一大滩,更加别提什么思想的核心了。毕竟这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内容。
这思想的核心便是基于自我思考而成的,同样的身体构造,同样的大脑,站在不同角度上看到的便是不同的世界,也就更加深了自我的存在感。
但我们的思想却并不总是由单纯的自我掌控,而是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或者说是一种影响。有些时候,这些影响
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它们把来自这个世界上其他的非自我的信息输送到我的脑海中来,而有的时候,当自己的思想过于依赖别人的看法时,自我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小,乃至不复存在。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存在呢?肉体存在的时候我是存在着的,因为我看得见我自己,也摸得着我自己,不用担心照镜子的时候发现镜子里没有人。然而当肉体消亡之后,我还存在吗?这个问题无人能够作答。于是有了上帝、真主、佛;有了天堂、地狱,这些就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产物。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是基于物质的,也就是说没有了肉体也就无从谈起自我,那么人类一切的思考又有何意义?
但至少目前,现在我的肉体还在,我还可以思考,给自己一个答案;应该思想本身和肉体一样是客观的事物,因此它的存在不受肉体的限制。正如掘井取水,水一旦流出,那么把井捣毁水还是一样会流,而这口井作为水和井的结合体自然是存在的。而对于自我而言,我是我的肉体与我的思想的结合体,千百年后,我的思想可以自豪地代表我说“我曾经有肉体,而我依然存在”。
最后以笛卡尔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来回答我的问题吧。“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