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是冬季将至,六月热血的时光似乎已经远去。然而在
人生中那一段特殊的日子,被前途、压力、未来、离别冲击着的头脑,往往会在思想碰撞的瞬间就捕捉住了一些摄人心魄的句子。
高考是一场错过,当你选择并且进入了某一所大学,你就错过了另外的选择和另外的人。
这样的句子并非是我所捕捉到的,却是我在无意间看到的。
然而却在惊鸿一瞥间铭刻在了心里,久久不曾遗忘。
我们习惯了用“错过”来形容求之不得、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这样的瞬间,却极少意识到,如愿以偿的同时,另类的错过也在发生中,只是,得到的喜悦让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及至有人幽幽地一叹,恍然大悟,然而一丝丝的感伤已经悄悄没入空气中,带着些许凉意。
原本,当我们谈及“错过”,该是说着的人惋叹着的;然而,当我们被旁人提醒我们的“错过”,似乎是被错过的主体,正独自站在阴暗的角落里,落寞地看着我们欢喜的神色。
生活总是无可避免地矛盾,当我们选择踏上一条路,遇见一群人,看过一段风景,就注定与其他的可能性无缘——无论我们是因势所逼还是得偿所愿,现实便是如此。总有一部分人在分岔路口与我们分离,或许永远不会再有机会面对面地谈笑风生,未来得及走近的人也许再也没有机会走近;总有一部分可能相遇的人我们永远没有机会遇见,在另一个时空的悲欢离合也不会有我们的足迹。
难道不也是错过了吗?错过了可能的美好,只是或许我们尚不自知,因为这些可能都还没有在脑海中成型。当我们谈及错过,说的都是已经幻想出的美好,再不济,也是有了一个模糊的剪影。
然而这毕竟是生活本身固有的规律。当错过已经成了必然,我们又何必汲汲于错过而叹息遗憾?正如在一个瞬间我们的眼睛永远只能看到前面的风景而不能看到身后的风景,平静下来之时我们都明白该怎么做——专心致志去欣赏目之所及,而非在为了得不到的部分而分神之时,再一次经历错过。
不必说,这个简单的道理,却在我们面对实际的问题时,被抛诸脑后。
或者是得陇望蜀,或者是心愿落空,在我们因为前一场错过而心事重重之时,我们已然在不知不觉中一手造成了另一场错过。
我承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承认常人做不到如同庄子那样的慷慨,丧妻之时还能鼓乐欢歌笑脸相送。面对离别,总是心绪搅动。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拥有回忆。
事实上回忆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感觉。选择保留回忆,便留住了过去的那些缤纷美好,留住了自己的轨迹。那是我们经历过和发生过的,当此之时同样有一些事物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经过不被觉察,正因为如此,这些未被我们错过的,就显得尤为珍贵。
唐·史密斯说:“真实世界都是理率上的特殊个案。”过去时,完成时和进行时都带着一种木已成舟的悲壮,历史的不可改变性让人顿生无奈和无措。但为何不想想,在众多的可能中,我们就只遇见了这种——换言之,和这个可能的缘,是以其他可能的错过为代价换来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
便是因为错过,所以更应该懂得珍惜没有被错过的一切,无论现实看起来是好是坏,无一例外是我们生命的有机组成,不该遗弃。因而,我们唯有珍惜,回忆与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