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图书馆向流浪者开放”一事让不少人在这个深秋着实温暖了一回。可你知道吗?南京各大公共图书馆也同样向公众免费开放,不少拾荒人员“蜗居”在图书馆,一边拾荒,一边读书。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市多个公共图书馆发现,对流浪、乞讨、拾荒人员均无明显限制。
探访
拾荒人员一边捡瓶子一边读书
“我见过两三个拾荒人员,他们就在图书馆里捡塑料瓶子。”昨天上午,南京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多位拾荒人员在馆内一边拾荒,一边读书。
在热心读者谢先生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谢先生说,这个老师傅已经连续好几年,几乎每天在这里读书看报,谢先生每次来,都能看到老人。
老人中饭就在图书馆地下室捡些垃圾桶里的剩饭对付,晚饭也是。谢先生说,他已留心观察好久了,老人每天捡剩饭吃,并且坚持读书,想到就有些心酸。
昨天中午,记者见到这位老人时,他正站在图书馆3楼的洗手间,低着头,费力地吃着摆放在洗手池里的盒饭。他白色棒球帽上满是灰尘,外套的两个胳膊肘处有两个大洞,加上宽大的上衣和松垮的裤子,老人在一身破旧肥大的衣物下,身形显得有些瘦削。
惊奇
老人聊天“掉书袋”还说英语
随后,在图书馆一处电梯边,记者试图与老人进行交谈。不过,老人耳朵不太好,说话也有些缓慢。十几分钟的交谈,中国社科院、资源浪费、城乡差距……老人的话题总有些宏大,还说英语,显得有些时髦:“你可以去看CASS(中国社会科学院英文简称),那里有些大数据,你们可以研究。”
“我不算是流浪人员,只是不想浪费时间做饭。”老人简单的一句话,让人鼻头一酸。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并不缺钱,捡别人剩下的盒饭吃,只是想多节约点时间来看书。“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很不太平,没有太多机会看书。”老人说,现在有机会,就要使劲看。
记者了解到,老人用身份 证办了南京图书馆借阅卡,除了为填饱肚子拾荒,老人几乎整天都泡在图书馆内,看历史,学政治,了解国家大事。
读者
流浪汉来读书,不该受排斥
昨天下午,记者在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鼓楼图书馆先后采访了数十名读者。他们均向记者表示,进来读书的人只要身上干干净净,不影响阅读环境,就无所谓身份。
吴阿姨是南京图书馆的常客,每周都会到南京图书馆2楼的中文阅览室,选择一些有关烹饪的书籍阅读。她告诉记者,看了杭州流浪汉在图书馆读书的新闻,心里很感动。“如果有流浪汉或拾荒人员到图书馆来读书,我觉得不该排斥他们。”吴阿姨说,都是普通民众,他们没有理由低人一等。
对流浪者态度
南京图书馆:
没有规章制度,不好回答
金陵图书馆:
无身份 证可办临时阅览证
昨天,记者在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入口处均看到,大门敞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但一些阅览室写着“少儿读者禁入”的字样。除了对入馆人员有年龄限制,并无其他说明。这是否意味着只要持有有效身份 证明,所有人员都可以进入图书馆阅读、借阅图书呢?
在南京图书馆一层大厅,记者拿着身份 证在自助借阅证办理机上,不到1分钟,就轻松办好借阅证。馆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借阅证,只要在阅览室入口处机器上轻轻一刷,就可进入阅读。不过,要想借阅,办卡时则还要交100元或400元钱的押金。南京图书馆阅览室的读者必须刷卡才能进入。
对于流浪乞讨拾荒人员是否有进馆限制,南京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馆内并未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好回答。”
金陵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有效的身份 证明可帮助读者进馆借阅,如果是流浪、乞讨、拾荒人员,只要有身份 证明,便可正常借阅。如果流浪人员没有身份 证明,又有阅读需求,图书馆会帮忙办理一个临时阅读证,不过,这个证件也只能阅读,不能借阅。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NN138
原帖地址:http://news.163.com/14/1126/03/ABUPVI9T00014Q4P.html#163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