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总说,过年的气氛少了,没有了当初的红火、热闹。可是在我的故乡,在农村里的年味儿依旧,炮竹声声,笑声阵阵,尤其是杀年猪,吃刨汤的时候,那热闹劲儿比起过年毫不逊色
入冬,还不到腊月,村子里挨家挨户就开始杀年猪。家里老人早早地打电话说,星期天杀年猪。在我们这里杀年猪是要看日子的,据说要那天的日子属牛是最好的,寓意来年养的猪像牛一样大。
我们头一天就回家了,杀猪的这天早上,我起床时,婆婆早已经把杀猪的水烧的沸腾。两个柴火灶上,两大锅水翻腾着。猪圈里的猪似乎也知道这将是生命的尽头了,一早上就开始哼哼个不停。
这边准备杀猪,那头我儿子躲在门缝里偷看。爷爷见了,笑着说,来,帮我揪着猪尾巴。儿子听了头摇的像个拨浪鼓,连声说,我不会,我不会。
说说笑笑声中是猪绝望的嘶叫,我是不喜那种血淋淋的场面的,一般这时候我选择躲在屋子里。
忙碌中,有听到声响的邻居与亲戚就上\门了。要说吃刨汤,比起过年的热闹劲儿,一点也不差。陆陆续续的人到了,遇到天气好的时辰,搬把木椅在院子里,晒着冬日的暖阳,有的磕着瓜子,聊着闲话;有的搬来桌子打着麻将,自娱自乐;有的微闭着眼睛,就这样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自是悠然而惬意。家中的老人们特别喜欢这个日子,咧开着嘴,一杆秤仔细的记录着猪的重量。
炊烟,随着风打个转,渐渐地消散在乡村的天空下,厨房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农村的猪,内质比市场的鲜美的多,所以,村里人只要家里有人的,必然自己喂头猪,年底杀了好炕腊肉。
这小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的是将新鲜的肉入味,用竹签串起来在木炭上烤了吃。别看这些孩子小,倒也像模像样的。孩子中总会有个孩子王,叫这个加点火,那个加点盐的,看着他们被木炭烤的红彤彤的脸,不小心抹花的小脸蛋,大人总会叫嚣着,不管他们让他们自个儿乐去吧!这个时候,大人的笑声、小孩的笑声就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声音。
吃饭的时候,人们大都十来人围着一桌,没有椅子的,就站着。桌子上,热气腾腾的火锅,各种农家小炒,大家你一筷,我一筷说笑声不断。说起农家小炒,我们这里最有名的就是渣广椒,这个现在可是也有注册过商标的哦!渣广椒几乎是吃疱汤桌子上必不可少的特色菜,我们这的人也爱吃。渣广椒其实就是用玉米粉拌上辣椒,然后放在坛子里,吃的时候将它炒熟就好,是我们这里饭桌上很吃香的下饭菜。
觥筹交错间,时光见证了村里人的喜悦与满足,没有勾心斗角,只是敞开了嘴吃着,享受着主人家一年来的收获。
随着客人的离开,主人得将腊肉腌制起来,大概一个星期以后挂到专门炕腊肉的屋子里。一家人,围着火堆,头顶是腌制的腊肉,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唠着一些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