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是现代人必备的一个小工具,小巧玲珑方便携带。我们平时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U盘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延长U盘的寿命,更能避免数据丢失。
1. U盘要注意按步骤插拔
U盘是可以热插拔的,也许你会觉得WIN?DOWS的提示是画蛇添足,因为就算你这样操作了好多次,也没有发现出现什么不妥。其实,通过任务栏小图标关闭可移动磁盘的操作,实际就是先行停止主板对闪存盘的供电,再
安全拔除闪存盘的操作过程。如果直接拔除,虽然对主板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对闪存盘控制芯片的寿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闪存控制芯片和电路是一体的,它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使用方式才能保证闪盘的使用寿命。且按步骤的规范操作还可以避免在数据正在读写的时候拔除。
2. U盘要注意合理的保存、清洁
闪存盘存放需要注意的是USB接口的氧化锈蚀和水分对内部电路的腐蚀老化。一般情况下注意放在干燥的地方并注意戴好帽子就可以了,不需要做特别的防护处理。
3. 整理碎片,弊大于利
对于很多爱护机器、善于保养的朋友来说,肯定已经养成了经常整理硬盘碎片的好习惯了。在频繁地进行硬盘操作,删除和保存大量文件之后,或
系统用了很长时间之后,应该及时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由此及彼,不少用户在使用U盘之后,肯定也想用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来整理U盘中的碎片。想法是好的,但你知道吗,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因为U盘保存数据信息的方式与硬盘原理是不一样的,它产生的文件碎片,不适宜经常整理,如果“强行”整理的话,反而会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如果你觉得自己的U盘
中文件增减过于频繁,或是使用时日已久,可以考虑将有用文件先临时拷贝到硬盘中,将U盘进行完全
格式化,以达到清理碎片的目的。当然,你也不能频繁地通过格式化的方法来清理U盘,这样也会影响U盘的使用寿命。
4. 存删文件,一次进行
当你在对U盘进行操作时,不管是存入文件或是删除文件,U盘都会对闪存中的数据刷新一次。也就是说,在U盘中每增加一个文件或减少一个文件,都会导致U盘自动重新刷新一次。在拷入多个文件时,文件拷入的顺序是一个一个的进行,此时U盘将会不断地被刷新,这样直接导致U盘物理介质的损耗。所以利用U盘保存文件时,最好用WinRAR等压缩工具将多个文件进行压缩,
打包成一个文件之后再保存到U盘中;同样道理,当你要删除U盘中的信息时(除非是格式化),最好也能够一次性地进行,以使U盘刷新次数最少,而不是重复地进行刷新。只有减少U盘的损耗,才能有效地提高U盘的实际使用寿命。
5. U盘不用,记得“下岗”
很多拥有U盘的朋友,经常将U盘插入USB接口后,为了随时拷贝的方便而不将它拔下。你可知道,这样做法对你的个人数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对U盘中的数据造成修改,一旦发生,重要数据的丢失将使你欲哭无泪。说不定哪天
木马病毒就“溜”进你的U盘中,对其中的数据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所以,为了确保U盘数据不遭受损失,最好在拷贝数据后将它拔下来;或者是关闭它的写开关。
6.热插拔≠随意插拔
众所周知,U盘是一种支持热插拔的设备。但要注意以下方面:U盘正在读取或保存数据的时候(此时U盘的指示灯在不停闪烁),一定不要拔出U盘,要是此时拔出的话,很容易损坏U盘或是其中的数据;再则,平时不要频繁进行插拔,否则容易造成USB接口松动;三则,在插入U盘过程中一定不要用蛮力,插不进去的时候,不要硬插,可调整一下角度和方位。
相信大家如果平时注意好这些小细节的话,我们U盘的使用寿命会更长。另外提醒大家一句,如果U盘不幸数据丢失,可以从网上
下载一个Recuva绿色汉化版(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556454.htm),这款u盘文件恢复工具(
http://www.crsky.com/soft/63652.html)可以快速
帮助恢复U盘数据,操作简单一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