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3191
-
- 注册时间2010-01-01
- 最后登录2025-05-17
- 在线时间27549小时
-
- 发帖25082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48356
- 威望39522
- 飞扬币892106
- 信誉值3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250823
- 飞翔币
- 48356
- 威望
- 39522
- 飞扬币
- 892106
- 信誉值
- 30
|
胚胎冷冻了13年,她又当上了妈妈! 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 通讯员 孙美燕 今年初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浙江省的大龄妈妈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冷冻胚胎被唤醒了,甚至有人此前拖欠的好几年的冷冻胚胎“保管费”也陆续开始补交。 “今年一共有126个人来进行冷冻胚胎的复苏,现在已经有60个人怀孕了。”在昨天(9月11日)举行的第二届辅助生殖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暨生殖安全与辅助生殖质量控制全国继教班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浙江省辅助生殖质量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依敏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个数字比往年都要翻了几倍。 在这个由全国的辅助生殖大咖们齐聚的论坛上,全面二孩形势下,冷冻胚胎复苏以及存在的伦理现状就是大家重点讨论的重点话题。 13年前的胚胎成功怀上了 所谓冷冻胚胎,是非常成熟的保存生育功能的方法。这种技术是将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得到的胚胎,存置于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得到长时间保存。 浙大妇院从1997年开始了这项技术,到现在一共对162345个胚胎进行了冷冻,其中已解冻942678个,在这其中,有6643个成功在妈妈的体内着床、怀孕。 这其中,冷冻时间最长又成功怀孕的,就是已经冷冻了13年的蔡女士的胚胎。 2003年,还只有22岁的蔡女士在刚刚结婚后就匆匆忙忙赶到了浙大妇院看病,因为输卵管阻塞的问题,无法自然怀孕,对于新婚夫妻来说,能不能治好不孕不育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生活幸福。 好在试管婴儿的技术让蔡女士成功生下了一个女儿,试管婴儿的过程中,并不只进行一管胚胎的培育,剩下的健康胚胎就被留在了浙大妇院冷冻保存。 每个月,蔡女士都会早早补交100元的“管理费”,在她看来,虽然只是一枚小小的胚胎,但怎么说也是自己和丈夫的结晶,也是自己的孩子,让Ta继续存活下去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她对于生第二个孩子有着小小的念想,“政策也许会变呢?” 13年后,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放开,蔡女士13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 2003年时冷冻的胚胎,终于来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蔡女士的子宫里。 蔡女士今年也只有35岁,刚刚够上了“大龄产妇”的边,不过身体状况都很好,适合生孩子,到了现在,她已经成功怀孕4个月了,而肚子里的孩子和已经12岁的女儿虽然年纪相差很大,不过当时可是爸爸妈妈同一批次的卵子、精子的结合。 被“遗忘”了11年的孩子 39岁的嘉兴王女士在上周则是高高兴兴补交了11年的管理费欠费。 2005年时,王女士在浙大妇院做了试管婴儿手术,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和蔡女士一样,剩下的健康胚胎被冷冻保存了起来,而她渐渐忘记了这件事情,直到政策放开之后,她又找上了当年为她做过手术的朱依敏,“朱主任,我现在还想生第二胎,你看看现在的情况适不适合了?” 对于超过35岁的女人来说,每大一岁,身体各项指标都会越来越差,卵子质量同样也是越年轻时越好,朱依敏帮她查了查,11年前的胚胎还在冷冻保存着,“你还可以用当时的胚胎啊。”胚胎来自于24岁时的王女士,健康质量肯定比现在要好多了。 这对于王女士来说完全是一件意外之喜,好像突然和11年前的另一个孩子重逢了,她很快补交了11年的欠费,如果顺利的话,她明年就能生下第二个宝宝了。 不缴费的胚胎怎么办? 在周末举行的这次论坛上,针对冷冻胚胎,还有着法律上的禁止以及伦理问题的交锋。 比如浙大妇院今年刚刚把100元每个月的管理费提高到了200元,除了各项成本都在上升的原因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好多冷冻胚胎的爸爸妈妈们没有继续缴费。 即使价格提高到了200元,但这笔钱仍然是接近成本价,而它的收取并不容易,“我们不久前刚给胚胎的爸爸妈妈群发过短信,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回复。”朱依敏说,“一方面问他们需不需要继续保存,保存的话就要来缴纳保管费,另一方面如果不继续保存,也需要夫妻双方到医院来签字确认放弃”。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年仍有大量的胚胎保管费无从收取。 “根据当时和这些父母的协议,不续费我们会销毁胚胎,可从伦理上来说,这些胚胎也是生命,谁也没法这么做。”朱依敏说。 另外,让朱依敏蛮感慨的是,法律的规定和实际生活当中还存在着矛盾的地方,“根据胚胎移植的规定,不能为单亲妈妈提供移植,我手头上就碰到两位单亲妈妈,她们的丈夫去世了,之前他们留有健康的冷冻胚胎,想生下这个孩子,但法律上并不允许。”朱依敏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全国辅助生殖专家们的讨论,就是希望在这些伦理问题上形成共识,并推动相关法规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