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希特勒出动了550多万军队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德军节节胜利,苏军根本无力阻挡德军前进。可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德国也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自己的后勤供应不足。对苏军装备的了解不够,甚至德军自己的战略计划也有问题。早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这些危险就一直存在。

一、援救意大利耽误了时间,对苏战略有问题
德国横扫欧洲大陆以后,本来希望进攻孤立无援的英国。由于美国的援助,占领英国变得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决定掉头进攻苏联。占领苏联的欧洲地区,再去进攻英国,德国将拥有绝对的底气。按照德国的计划,进攻苏联的时间是1941年4月。根据德国的计算,在4月份进攻苏联的话,在冬季来临之前就可以进入莫斯科。希特勒认为占领莫斯科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这是战略上的失误。德国没有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丢失了莫斯科之后,苏联仍坚持抵抗的话,德国该怎么办?就像中国的抗战,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与日本作战。德国统帅部似乎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接下了德国还面临着另一个威胁,那就是后勤资源严重不足。

进攻苏联的计划被命名为巴巴罗萨,就在进攻行动即将开始之前,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出事了。意大利在北非战场和希腊战场被打得一败涂地,不得不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最终暂时终止了巴巴罗萨计划,派遣军队增援意大利。进攻苏联的时间推迟了2个多月,这对德军部队来说是致命的。由于原本计划德军在冬季来临之前就可以拿下莫斯科,因此德军后勤部门根本没有准备在冬季作战的物资。棉服、棉被的数量严重不足,后来仅仅有三分之一的德军士兵拥有御寒棉衣,其余的德军士兵基本上是穿着秋装作战。除了御寒棉衣之外,德军使用的润滑油在寒带根本无法使用。德军带着这种润滑油进入了苏联,结果德军装备的故障率很高,很多装备根本无法使用。

二、对苏联军队的了解不足,苏联的交通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震慑德国,1941年5月,苏联曾经举行了一次阅兵式。苏联方面邀请德国将领观摩。在军官团前往苏联之前,希特勒告诫这些将领“仔细观察苏军装备。”苏联的阅兵式规模很大,但武器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德军将领们感觉苏联绝不是德国的对手,并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希特勒。这一情况对希特勒的影响很大,希特勒丧失了最后的顾虑。其实苏联有一部分先进装备并没有参加这次阅兵,德国不了解这一情况。德国进攻苏联以后,德军士兵发现苏军的很多武器并不亚于自己。例如坦克方面,德军的主力军马坦克遭遇了苏联T34,德军占不到任何便宜。德国情报机关原来认为苏联拥有4000多架战机,在双方开打之后才发现,苏联战机总数超过1万架。

苏联的交通也对德军有一定的制约,苏联境内的公路很少,到处都是那种一下雨就稀烂的土路。进入雨季之后,德军在泥泞的道路中行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快速下降。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久,而苏联则利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整顿部队和构筑防御工事。雨季过去之后,德军的前进速度加快,可是冬季又来了,这又是一个问题。德军冯博克元帅率领180多万军队抵达莫斯科近郊,此时的德军已经成为强弩之末。苏联方面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想打进莫斯科几乎不可能。由于日本没有任何出兵的意思,苏联将远东地区的部分军队调往莫斯科前线。这些部队的加入对德军来说绝不是好事,与此同时,东方盟友日本把美国这头巨无霸拖入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