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微博热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男子被民警揪住欲带上警车,但男子未上车,遭到民警脚踹;民警见有人拍摄,立即上前制止,要求拿出手机。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17日,兰州财经大学学生小鹏(化名)告诉记者,其因拍摄警察粗暴执法被强行带回派出所,遭到民警持警棍殴打,“屁股开花”。

此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官方微博称:针对5月17日网上反映我局“和平派出所民警暴力执法,用警棍殴打大学生”一事,省、市公安督察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认定网上反映情况属实。经我局研究决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和平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及分管和平派出所的县公安局副政委停止执行职务;对涉事民警宋冬冬、未得文先行采取禁闭措施,县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做进一步调查,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此事的处理结果“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都是警方内部的纪律处分,而实际上既不是行政处罚,更不是司法处置。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这两名大学生在派出所惨遭殴打并造成伤情,一人被钝器击打臀部,致局部青紫,无活动性出血,“臀部可见直径为12×20cm的皮肤青紫”;另一人则是臀部淤青,可见“12×12cm的皮肤淤青”。按理说最起码的治安处罚总是应该有的。

有意思的是,此后关于县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就没有了下文,我们不知道涉事派出所的所长、教导员是否处分,涉事民警是否被追究责任。
实际上,随着舆论监督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公安机关在面对负面舆情的时候,反馈都相对比较积极。比如这次兰州警方的回应,甚至没有过夜,当时一片赞赏之声。《工人日报》发文《“屁股开花”事件 舆论为啥没有持续沸腾》,肯定了兰州相关部门应对舆情所表现出的公开透明态度和及时有效的处置方式。法制网也发表文章《兰州警方化解“大学生被打屁股”舆情危机》,称“兰州警方在面对舆情事件时,反应迅速、处置果断,并娴熟运用多种媒介技巧,值得借鉴。”
但是在之后的处理中,有些地方的警方处理比较及时有效,比如长沙一名民警殴打医院工作人员,目前当地警方已经公布了处理措施:行政拘留7天。
但是有些地方的警方在公布了纪律处分,甚至仅仅是公布了介入调查,就没有了下文。比如甘肃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朱局长威胁采访记者事件,平凉公安官方微博虽然公布称调查,但是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除了给几条骂记者的微博点赞就没有进一步信息发布了。
如果说平凉公安出于慎重调查等原因需要更长时间,那么同在甘肃的渝中公安这次调查时间未免也太长了些。既然当初殴打学生的事情都已经调查的十分清楚了,为什么不及时公布这件事最终的处罚结果呢?
被打学生之一曾表示,他毕业后不想再待在兰州,并称粗暴执法的警察只是极少数,以后“有困难仍会第一时间想到警察”。那么希望警方也能做出应有的姿态,最起码将事件的结果公之于众,给公众一个交代。
文/北京时间工作室 梁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