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硬件设计不是决定一款
游戏主机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是考虑到Switch作为一部可以随身携带的家用游戏机,硬件设计个人认为是相当关键的一点。毕竟任何掌机都是要捧在手里玩,玩的过程中舒不舒服,重量如何,一些基本的硬件体验如何,都是我个人在入手之前非常想了解的。目前就初步印象来看,我觉得Switch不算特别优秀,但也不差就是了。

Switch的Joy-Con是整个硬件设计最大的亮点,它可以随时从Switch本体分离,化身成为独立的左右手柄,不仅可以在这样的状态下直接进行游戏,摆脱了一定要像传统手柄那样保持一个姿势握着玩的束缚,还可以迅速组成双人游戏马上开干。这些在之前的Switch官方宣传片我们就看了不少次,比如NBA 2K系列的Switch版就可以直接用单个Joy-Con游戏,马里奥赛车也是如此。

现在,我非常渴望看到更多好玩的多人游戏,如果能够有一些以前的街机经典作品就好了,直接就能找回当年两个人玩游戏的乐趣。说起来,目前确实有几款NEOGEO的街机游戏已经移植到Switch,比如拳皇98和合金弹头3等作品。

Switch本体即使接上了Joy-Con手柄也依然不会觉得很笨重,实际重量大约不到400克,比Wii U的GamePad而言个人觉得要更加轻量一些。考虑到是两手拿着玩,因此长时间游戏的话也依然不会有疲劳感出现,这点任天堂确实把控得非常好。

HD震动是一项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体验
Joy-Con的手感只能算是勉强凑合,毕竟设计摆在那里,它最神奇的一点还是HD震动,我们几位同事试了一下《1、2、Switch》的猜珠子游戏,都被其HD震动体验所惊叹到,真的,我玩了这么久游戏都没感受到这么神奇的震动技术,感觉手柄里真的就藏了珠子一样。这种体验怎么形容呢?就是当你缓慢倾斜Joy-Con时,你真的会感受得到一个又一个的珠子滑落下来然后碰撞到了一起,单就这一点我真的不得不对任天堂的硬件创新能力感到佩服。
任天堂不愧是游戏手柄震动的发明者,因为他们再一次发明了全新的震动技术。


Joy-Con与Switch本体连接和拆卸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和Joy-Con腕带连接和拆卸就稍显麻烦,特别是取出Joy-Con腕带,因为它和Joy-Con手柄的链接非常牢固,所以要稍微用点力气才行。另外还有一点是,尽管Joy-Con腕带上面有“+-”的标识,但是对于不熟悉的玩家而言依然很容易会直接忽视了标识,导致Joy-Con腕带和手柄连接时插反了,不过好在插反也没事,所以上手过后这个也不算什么问题。

如果说Joy-Con手柄和Joy-Con腕带的连接让人忍不住想吐槽的话,那么Switch本体与底座连接时的体验却让人不得不给个大大的赞。因为整个连接的过程是非常自然的,当你将Switch本体插入到底座时,你会很自然而然的找到插口而无需担心会找不到位置。因为底座本身有突出的一个部分,当本体与底座这个部分接触时就会下压,马上就能完成连接或取出,所有的一切都做得非常自然,这是很难得的一点。

Switch本体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带有哪些功能按钮,这里我想就简单放些照片就好了。这里有必要表扬的一点是Switch总算给卡带插槽加了个盖子,以前玩3DS的时候我就试过不小心把卡带弹出来,现在有了盖子后完全就不用担心。


另外,你可能看到了顶部有散热口,这里简单说下Switch的机身发热程度。首先,最热的情况下一般就是从底座取出本体的时候,由于接入底座时一直处于充电状态,因此你会感觉得到本体是有明显的热度,不过这并不是发烫。假设你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以掌机模式进行的话,事实上你很难感觉得到本体的热度,这是因为我们握着Joy-Con手柄,而不是握着本体。
上面举的是最极端的情况,正常情况下Switch的表现近乎完美,当然这样的表现毫不意外,玩过3DS的人都知道任天堂非常重视这些最基本的体验。

▲Switch的卡带体积非常小巧。
Switch使用的是Type-C接口,可以直接使用随机附带的电源适配器充电,从外媒的测试结果来看,充满电的时间大概要3个小时,而以《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为例,实际续航时间也差不多是3小时左右。如果是其它的游戏,当然也会有所差异,任天堂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范围是2.5小时至6.5小时。充电时间的话基本也和官方数据吻合,大概是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充满这块4310mAh的大容量电池。
电源适配器是100~240V,也就是说全球通用,任天堂在这点上现在可谓是彻底醒悟了。不锁区不锁服,还有全球通用的电源适配器。


另外,Switch本身在首发阶段就
提供了丰富的可选配件,这里我强烈
推荐官方的收纳包以及Switch Pro手柄。前者就不多说了,后者我认为对于游戏操作有高要求的核心玩家一定要入手。Switch Pro手柄续航时间极为出色,长达40小时,还可以直接在PC和Android设备使用,是目前三大主机平台里续航时间最长的。加上它还有HD震动功能,以及出色的手感,你真的有必要考虑花这个钱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
当然,你要是不买也没事,毕竟配件是看需求。在这里我其实很不喜欢一种说法,就是把这些归为是隐性消费。实际上,你买了本体之后你就什么都可以不用买。如果非要说隐性消费,那我买了PS4 Pro之后,买多了一个手柄,换了内置硬盘,还买了底座和索尼官方的白金耳机,是不是也算隐性消费?


▲手感极为出色的Pro手柄。
响应速度极快,完全符合移动设备主流水准的操作
系统要说Switch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还是要属Switch的系统。它和PlayStation 4一样基于 FreeBSD 开发,其响应速度之快让我吃惊,就拿休眠来讲,我自己的PS4 Pro从休眠到唤醒通常要至少20秒,而Switch从休眠到唤醒仅10秒不到,有时候还甚至更快。大部分时候如果我们不想玩Switch了,就按电源键即可,它会进入睡眠模式。而当我们想玩的时候,只要再按电源键就迅速唤醒,这一切的体验都让我感觉得到就像是
手机锁屏和解锁一样。

从来没有一款游戏机做到如此之快的响应速度,这对于一部具备掌机模式的Switch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没人愿意在想玩游戏的时候愣着发呆几十秒,等了大半天才进游戏。我很惊喜的看到任天堂在NVIDIA的协助之下做到如此表现,双方团队合作的成果着实显著!

▲长按HOME键的快捷菜单,可快速调节亮度和开启飞行模式等
其实即便是重启,Switch的整个启动过程也非常快,你不用傻愣着盯屏幕半天才进入到主机里面。而游戏读取方面,以《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为例,借助卡带介质本身读取速度快的特点,第一次载入世界地图的速度远远比我之前玩的开放世界类的游戏要快,那些对读取速度很敏感的玩家而言可以大大放心了。

我们重新说回Switch的Nintendo OS,这个系统的整套设计风格非常扁平化,简约到极点,没有任何多余的特效,干净利落,加上响应速度极快,过去在Wii U时代进入“设置”界面等大半天的反人类现象从此成为过去。整个系统操作起来就和现在的旗舰智能手机一样迅速,包括更换主题颜色也是秒变。


▲这是已经更换为黑色主题的Switch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