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的战网只有一些非常基础的功能,比如在线聊天和查找游戏房间等等。玩家能连接战网服务,和其他玩家聊天,然后加入一个多人游戏。除了用户资料存放在战网服务器之外,其他的游戏数据都存放在本地。
然而这为游戏作弊提供了一个温室,因为玩家可以随意修改自己本地的游戏数据。大量的作弊玩家,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平衡,这让战网蒙受了不少骂名。
后来开始搭建的战网服务器,让一切都有所好转。
1997年,暴雪开始考虑搭建自己的战网服务器。在西雅图《星际争霸》全球首发仪式上,Rob Bridenbecker(现任暴雪技术部门副总裁)用一台笔记本实现了所有实机展示的联网对战游戏,还将数据传回了战网服务器。

(图为星际争霸)
并且加入了我们熟悉的CD Key反盗版保护。那时候,只有持正版的CD Key玩家,才可以进入战网进行联机对战,一个CD Key只允许一名玩家使用。
而CD Key加入,让战网实现了对于网络联机对战的把控权。一些素质差的玩家可以被禁言,或禁赛,甚至永久封号。作弊的玩家和盗版的行为也因此有所减少。
在经历了一段“野蛮生长”的过程之后。战网的用户数量随着1998年《星际争霸》的发售大幅增加。天梯排名以及游戏过滤器都被加入到了战网服务中。而在资料片《母巢之战》之后,战网服务更是日益壮大,在任何时间都有数万玩家同时在线。《星际争霸》战网在韩国尤为成功,在线用户甚至是美国的数倍。

(图为Battle.net 1.0)
随后于2002年发售的《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以及2003年发售的资料片《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将战网的使用率推向了一个巅峰。可以说正是战网和联机对战,极大地延长了游戏本身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联机对战中也添加了自办赛事的选项,让玩家可以自主举办赛事,决出冠军。此外还有一些小功能,例如聊天室图标、好友列表以及战队功能,都在这个时期加入了战网。
战网界面的蜕变之路凭借着《星际争霸》、《魔兽争霸3》,暴雪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玩家,战网的用户也随之大增,游戏昵称的重复率越来越来高,为了有所区别,战网在用户名后面加了数字,作为玩家的战网账户,到今天的《守望先锋》,这个机制依然沿用。
在2009年发布的战网2.0里包含了3个重要的新特性:
允许玩家用一个账号玩所有暴雪游戏;
新的匹配系统会根据玩家水平,匹配到水平相似的玩家;
新的聊天系统,让玩家可以即时与好友通讯。

在安全方面,战网也同样更新换代,国服玩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密保卡了。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与普及,暴雪又开发了iOS及安卓端的手机安全令牌,让玩家验证更加简便。

而之后在2011年,暴雪又将商城功能加入了战网,让玩家可以用现金购买游戏内的服务或道具。
在这之后,2014年面世的《炉石传说》和《风暴英雄》、2016年发售的《守望先锋》,同样使用了战网2.0,与此同时,暴雪在之前的经验基础上改进了匹配系统。玩家会发现,《守望先锋》中匹配速度变得更快,也加入了突击模式,此外还能实时观看自己的数据。

当然,你也可以在用iPad玩《炉石传说》的时候,同你在电脑上打副本的《魔兽世界》玩家朋友聊天,这都是藉由新战网的功能而实现的。
经过20年的演变,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