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西校区报告厅作了“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的演讲,讲述了“如何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准确地讲述真气和经络”,并认为“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这场讲座的海报在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一片哗然,甚至在某网络问答平台上引发了“真伪科学之争”。

朱清时教授主要一个论断是“意识改变客观世界就是通过波函数坍缩”。波函数塌缩用哥本哈根诠释或者MWI多世界解释给人都以一种怪异之感。实际上,我们通常的观念来自宏观效应,宏观效应是量子的综合效应所形成,包括我们的时间、空间等等,这个就如同温度、大气压一样的道理。我相信,很快就有理论将量子效应和宏观效应打通。但也其实也并不会像爱因斯坦发明狭义相对论那样引起轰动了,因为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未来,解决倒挂问题并不是人类认知飞跃的关键了,而是将诞生一个新的时代,彻底解决所有倒挂问题,如同伽利略开启科学时代而解决了以往宗教时代问题那样。
我在之前很多文章中论述过,因为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常会出现“观念”与“工具”倒挂现象,因为人观念具有很强的惯性,跟不上意识工具的进度。而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则往往是解决了这个观念与工具的倒挂,相对论就是如此。量子理论中,描述量子行为的工具与人们的习惯的观念出现了倒挂。
人类意识进化史,就是人类的认知史,即巫术、宗教、哲学、科学的由来。人类主流认知体系是人类意识从模糊化、随机化(原始
经验)到固定化、
系统化(宗教、哲学),再到意识工具化(近现代科学)的过程。与作为人的个体从诞生、成长的意识进化走的是同样的过程。而科学理论的诞生,也是同样的从灵感突现到观念系统化,再到工具化过程。

近现代科学,实际上就是两个工具:一个是观测实验用的有形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感应能力,一个是思维工具加强了对原感应信息进行再处理的可靠性。也可以说,科学=感应信息+意识工具化。感应信息和意识工具是科学的两个核心关键,其他部分如观念上的解释等等都并不是关键。
任何一个感应信息,都可以用无数个观念去解释它,可以是巫术的、宗教的、也可以是哲学的、科学的,这也是人类思想进化史的来源。科学观念也是观念,本质和宗教、哲学本体论没什么实质性区别。而哲学和科学的观念,比巫术的、宗教的观念更进一步,是因为科学、哲学中的概念是意识工具的基本构件,也就是说核心在于意识工具,工具使得观念中的概念之间建立了“关联”,并且通过逻辑的形式推导出新的“关联”。
爱因斯坦、牛顿的伟大,其实并不是他们颠覆了传统观念并建造新的观念,而是他们打造了完美的对感应信息(已知的经验认知)进行处理的的意识工具。

现代科学理论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意识工具化迈进,同时观念与工具的倒挂越来越严重,严重到人们越来越无法理解的地步。真正加速科学这种模式消失的,就是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实际上科学理论中的科学观念已经没什么意义,只要这个理论中的公式是可以被感应信息再次检验的就是局部范围内对的。
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快就会看到机器也可以创造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此时对于人类,可以说已经不能再叫科学理论了,这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更是科学时代的结束,如同当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而开启了感应信息工具化的科学时代那样。

人工智能会结束掉科学时代,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纯经验的时代(也可以叫纯感应信息时代),人不用再去解决“工具与观念倒挂”这种恼人的现象,因为在新的时代,人们已经早已明白,原来的科学观念,只不过和更古老是宗教没什么不同,人们更关心的是感应信息以及人工智能做出来的“工具”的可靠性。
后记:有些网友在评论中说到,拿数据说话,但是实际上很多理论在发表时也根本没有实验观测数据,如广义相对论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经过观测的检验,而且观测的过程是一波三折,用了很多年。这种评论回复很无力,实际上他不知道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的检验其实都是经过很长时间。刚看到新闻,国外有重复了韩春雨的实验。
本文由探索猫原创,版权所有。探索猫寻各种合作。如转载请私信 @探索猫微博,或者关注探索猫微信公众号咨询。欢迎直接转发。
[font='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