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3191
-
- 注册时间2010-01-01
- 最后登录2025-05-09
- 在线时间27510小时
-
- 发帖25035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48320
- 威望39522
- 飞扬币888015
- 信誉值3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250359
- 飞翔币
- 48320
- 威望
- 39522
- 飞扬币
- 888015
- 信誉值
- 30
|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方向盘,一个经常被我们握在手里摩擦摩擦的物件儿~ 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和车辆惹眼的外观相比,方向盘的造型相对低调了很多。但是它的造型与功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现在我们常见的方向盘通常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没啥太大区别对吧~ 但是你知道吗?很久以前的方向盘都是长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叫方向摇杆也许更贴切~ 尽管没有跳出“画圆”的范畴,但在大小和功能布局上,现在的方向盘与老式汽车上的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有什么不同? 早期的方向盘没有助力,所以为了能在转向时省些力,就会把方向盘做的比较大。 但随着1950年代以后转向助力在民用车辆上的运用(之前是用在军事载具上~),打方向已经不需要使出吃奶的劲儿了。所以也就没必要还弄那么大了。 1951款克莱斯勒Imperial是二战后第一款带转向助力的民用车 在造型设计上,方向盘也随着设计风格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毕竟方向盘也要迎合美观与潮流上的要求。 像一些主打运动感的车,都会配备这样D字型平底方向盘以突显自己运动。 它最早是从赛车上演变而来,平底可以给腿部留下更充裕的空间,也更方便操作。 尽管很多车其实就是外形看着有点动感...但这么一个方向盘往里一放,气势上就已经到位了。 再加点红色缝线点缀~ 除此之外,随着车载系统的不断发展。方向盘也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因为很多控制键可以放在这里嘛~ 那么我们接下来不妨就用倒叙的形式,来看看在方向盘上,到底都发生过什么技术上的改变? 别看面积不大但是动静却不小 可以用双手“搓一搓”的方向盘 先从最近的说起,在最新的奔驰E级上,方向盘上配备了一个叫Dual Thumb Control(双拇指控制)的按键。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触控区域,用手在上面“搓”,就可以控制E级上那两个特有S级范儿的全液晶仪表盘。如果用惯了黑莓的手机,那么上手几乎无难度。 这与现在普遍都在用“按”的按键相比,它能体验更细微的操作和更好的灵敏度~格调一下就起来了~ 其中比较人性化的一点就是,还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调节感应的速度。不至于因为“过于灵敏”而在驾驶上分神。 进入语音识别世界的入口 我们再把时间往前推,在这之前,方向盘上比较有意思的应该是语音识别的入口了。 只要按下语音交互的按钮,就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和车载互联系统的语音交互。 尽管最近几年我们才大面积的接触到语音识别,但它其实在2001年的时候,就随着宝马第一代iDrive系统出现了。当时主要就是为了方便的进行导航。 多说一句,说到以前的车载导航,还是相当有“爆点”的,因为最早的车载导航原型机,它存储数据用的居!然!是!磁!带! 导航的时候能自动翻AB面儿吗? 想导航,必须得输入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这就要求数学和地理起码得学的很好~ 好了,车载导航之类的阿坤不做过多展开,之后阿坤会出一篇关于车机的内容~大家敬请期待哦~ 当电子按键装到了方向盘上 那让我们再回到方向盘的技术变革上来。现在方向盘上有个按钮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在1990年代这其实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 1994年,宝马首个推出带有电子控制键的方向盘。 虽然它的功能并不十分丰富。但和此之前在这上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并没成功的厂商相比,它的量产化,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之后,我们方向盘上就慢慢出现了定速巡航、限速、车载电脑信息查询等等按钮~到现在,除了一些入门版的车型,大多数新车上都能看到这项技术的应用~ 用方向盘就能换挡了 如果说在方向盘上加装电子按键提升的是便捷度,那么换挡拨片的加入,则是提升了驾驶的乐趣。就和D字型方向盘一样,它也是从赛车上移植到民用车上的技术。 换挡拨片最早起源于F1赛车。因为F1赛车座舱狭小,对于换挡来说限制很多。在争分夺秒的赛事中,换挡上哪怕浪费了0.1秒,都有可能导致把冠军拱手相如。 将换挡机构与方向盘合在一起,则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换挡的效率。对赛手而言,比赛上多了一分从容。而赛事也会因此而变的更有看点。 一场激烈的F1比赛,车手大约要换挡2600次~ 当然,这项技术并非直接就“下放”到了民用车上,一开始是出现在了跑车上。 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消费者驾驶欲望的高涨,最终我们在民用车上也见到了这项配置。 好,现在让我们再把时间继续往前挪。 它用“自爆”来保护你的生命 有这么一项配置,它与我们的安全息息相关,平时就沉睡在方向盘之内,并且上文我们也提到过一点儿。一旦遇到危机状况,它能不惜用自爆来挽救您的生命。 平时它就沉睡在这里~ 是的,它就是安全气囊。1953年它的专利诞生。到了197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应用。 像通用旗下奥兹莫比尔的Toronado就是早期装配气囊的车型中比较著名的一位。 从1970年代开始在民用车应用,如今它已经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将近50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所有车辆上都装配了它。 同样是带安全气囊的方向盘,我们再看看法国人是怎么玩儿的~ 中间“不动”的方向盘 之前雪铁龙一些车型的方向盘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画风,因为...方向盘的中间部分是不会在转向时跟着动的~ 雪铁龙凯旋 尽管对于很多刚上手的人来说,这个设计看着有点不合常理。但是据说,除了为了个性之外,厂家还有布置安全气囊方面的考虑。 普通方向盘内的气囊会随着方向盘转动,为了确保碰撞事故中气囊展开后的保护对称性,所以都设计成圆形气囊,主要用来保护头部。 但雪铁龙设计师认为,圆形气囊保护面积不够,非对称的盾形气囊能对胸部和腹部起到更多保护。 所以,要装非对称气囊,就得保证方向盘中间不动,这样就可以保证盾形气囊任何时候都正对着驾驶员。法国人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关于方向盘上的技术演变,我们就说到这里~ 因为它们这个世界变的如此好玩儿~ 看了这么多,小伙伴们不妨跟着阿坤,来看看这些年那些充(特)满(别)脑(奇)洞(葩)的方向盘设计吧~看看哪一款最震撼~ 玛莎拉蒂Boomerang概念车 长得像个飞镖盘~ 雪铁龙DS 法式浪漫也许只有法国人民玩儿的转~ 克莱斯勒帝国 老觉得一只大鸭子在瞅着我~嘎嘎~ 蓝旗亚Orca概念车 对不起,我的密集恐惧症要犯了~ “正宗”民间“黑科技” 右舵车变左舵车~ 好了小伙伴们,姿势涨过了,笑也笑过了,咱们今天关于方向盘的话题就聊到这里。 和外观的颜值相比,也许它确实不那么起眼。但是在它身上,也确实凝聚着汽车发展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