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孙政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孙政才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孙政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根据中央巡视组巡视和中央纪委、政法机关查办案件发现及群众举报反映的线索和证据,2017年7月14日,中央决定将孙政才调离重庆市委书记岗位,由中央纪委对其进行纪律审查、开展组织谈话。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中央纪委对孙政才立案审查。
经查,孙政才毫无理想信念,背弃党的宗旨,丧失政治立场,严重践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群众纪律,讲排场、搞特权;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选人用人唯亲唯利,泄露组织秘密;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巨额利益,收受贵重礼品;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官僚主义严重,庸懒无为;严重违反生活纪律,腐化堕落,搞权色
交易。其中,孙政才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问题涉嫌犯罪。审查中还发现孙政才其他涉嫌犯罪线索。孙政才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党性原则,严重违背了党中央对高级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辜负了党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巨大损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17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纪委《关于孙政才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孙政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孙政才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来源新华社)

(来源央视网)
三省巡视"回头看"结束后 孙政才落马
2013年5月29日至7月29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对重庆市进行了巡视。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6年11月6日至2017年1月5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重庆市开展了巡视"回头看"。
巡视组指出的主要问题有:党的领导弱化,担当意识不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差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偏差,选人用人把关不严,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党的建设缺失,市委以上率下抓得不够"严",党口部门和区县党委抓得不够"专",基层党组织抓得不够"实"。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
上轮巡视发现的一些重点问题整改不到位,清除"薄、王"思想遗毒不彻底,国企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关于选人用人问题、国有企业腐败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问题在两次巡视中均有提及。特别是在巡视"回头看"中,中央巡视组在反馈问题中,措辞相当严厉,尤其是关于"清除'薄、王'思想遗毒不彻底"的表述,引发外界不少联想。
孙政才回应,对巡视反馈的问题、整改意见和要求,严肃对待、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坚决整改。
孙政才再次引发媒体高度关注已是半年后,7月15日,重庆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同志宣布中央决定:孙政才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陈敏尔同志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来源央视网)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鉴于孙政才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来源新华社)

(来源长安街知事 )
孙政才发迹史:39岁的副省级干部 43岁成正部
回首孙政才从政生涯,这位"60后"高干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前程被普遍看好,甚至一度引发外界颇多猜测。但事实证明,反腐一直在向纵深发展,无论是涉腐官员级别多高,都逃不脱反腐之网。
孙政才政治生涯的关键词是两个字:农业。作为学者型官员,他从农业起步,并在农业领域达到个人从政后的一个高峰。
39岁的副省级干部:
学而优则仕,1997年,孙政才迎来政治生涯中第一个转机。当年,农学博士孙政才被调任北京"京郊粮仓"顺义县,出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2002年是孙政才又一个转折点,当年,北京市委常委改选,按照差额一人的规定,市委将孙政才增为候选人。作为所有候选人中年纪最轻资历最浅者,一开始,孙被普遍认为是陪跑角色。但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年仅39岁的孙政才当选为北京市委秘书长,进入北京市委常委序列,晋升副省级干部。
43岁擢升正部:
在北京市委秘书长位置上工作了四年后,2006年,孙政才回归农业老本行,出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是年,孙政才43年,成为当时中央部委中最年轻的"一把手",一时有"少帅部长"之称。2009年,孙政才卸任农业部长,出任吉林省委书记。经过在吉林省的历练,孙政才迎来事业的高峰,
2012年,他从东北来到西南,出任重庆市市委书记,并顺理成章地进入中央政治局。
孙政才简历
孙政才,男,汉族,1963年9月生,山东荣成人,1987年5月参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研究员。
1980-1984年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84-1987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7-199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副主任(其间:1991.01-1991.07英国洛桑试验站访问学者)
1993-1994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肥所所长、党支部书记
1994-1995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
1995-1997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0-1997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7-1998年北京市顺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
1998-2002年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其间:2000-2001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2-2002年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顺义区委书记
2002-2006年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0-2003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2006.05-2006.07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2009年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9-2010年吉林省委书记
2010-2012年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2-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吉林省委书记(至2012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至2013年1月)
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简历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