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上调是肯定的,具体上调幅度需结合GDP增长速度、物价上涨幅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综合分析确定。

从2005年至2017年,养老金已经实现“13连涨”,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也从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增长了676元,年均增长8.8%。
今年前5月,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5769亿元,同比增长23.9%;基金总支出13505亿元,同比增长23.2%,当期结余2264亿元,累计结余4.08万亿元,可以支撑16个月的发放,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因此2018年养老金上涨是肯定的,养老金上调将成为一个长期实行的民生政策。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中央调剂制度全面实施后,各地将实行相对统一的养老保险调整政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政策,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提高退休人员生活水平。

国务院11月18日正式对外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设定了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2018年及以后,分批划转、尽快完成划转工作。
此举有利于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因此2018年的养老金上调幅度应该比今年更高。
2017年各地养老金调整办法
2017年,各省市普遍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养老金上调办法办法。
定额调整:各地增加的幅度各不相同,福建、新疆最低,每人每月增加35元;辽宁的定额调整分为五档,最高档为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75元。
挂钩调整:与本人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相挂钩。大多数省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挂钩调整的方案不同,少数省份实行统一标准。
1. 重庆规定,企业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基础上,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本人缴费年限低于15年的,统一按15年进行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基础上,与养老金水平挂钩,以同类人员2016年12月平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每人每月增加3%。
2. 陕西规定,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5年及以内的缴费年限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3.5元。同时,以退休人员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1%。
适当倾斜:按照人社部下发文件的要求,各地养老金调整要适当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31个省份在发布的方案中均明确提出,适当提高高龄退休人员养老金;仅有广西、四川等几个省份提出,对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中国老龄化加速的局面,未来养老金调整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很难再出现高达10%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