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451阅读
  • 8回复

[分享]端午节的故事这样讲给孩子听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02055
飞翔币
214928
威望
215767
飞扬币
2716319
信誉值
8



广大的吃货们都知道,
端午节是一年一度吃粽子的日子!
不过,
端午节的来历你知道么?

端午节的来历

说到端午节的来历,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屈原!
对,但不全对!
除此之外,
民间还流传有其他两个说法~
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说法一:纪念伍子胥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死大夫伍子胥,并将他的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说法二:纪念孝女曹娥
东汉之时,曹娥之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孝女曹娥,昼夜沿江号哭,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体。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
还有哪些特别的习俗么?
跟我去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的习俗

吃“五黄”
江南一带流行端午节吃“五黄”。“五黄”,顾名思义是五种黄颜色的事物,你知道是哪五种么?-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和咸鸭蛋。

驱“五毒”
大部分地区端午节还会“驱五毒”,猜猜“五毒”是哪五毒?-蜈蚣、壁虎、蝎子、蛇、蛤蟆。如何“驱五毒”呢?方法在下面~

挂菖蒲艾叶

佩香囊

穿五毒衣
赛龙舟
竞相赛龙舟,
纪念屈原、伍子胥~


端午节的习俗存在南北方的差异,最具有话题性的是“甜粽VS咸粽”。
关键词: bot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02055
飞翔币
214928
威望
215767
飞扬币
2716319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06-18
端午的起源居然是这样的,这些年的学白上了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从夏朝开始古人就有了对于天象的观察,并诞生了历法的概念,我国依次出现过夏历、商历和周历,三种历法的不同主要区别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夏历以建寅之月为首,商历以建丑之月为首,周历以建子之月为首,现行的阴历,是夏朝采用的正月建寅的太阴历,故又名“夏历”。

夏历中已经有了对于节气的划分。夏商周时期在临近夏天的时候有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至节”,在此日要进行各种驱虫、洒扫、祛暑等传统的习俗,来迎接夏天的到来。
到了西周时期,吴国和越国地区又融入了以“龙”为代表的图腾祭祀活动,龙舟竞渡以及粽子,粽子是我们常叫的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做粽籺,是龙舟竞渡的时候投食江里的蛟龙的。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还有一个源于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的传说。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为救父而投江的孝女曹娥
此外吴越两地还在这一天纪念为救父而投江的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在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此外,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到了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五月五日这一天倍认为是“恶月恶日”,《吕氏春秋》中就有规定说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所以从先秦以后,五月五日便倍认为是不吉之日,在此日应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大概就是全国卫生日的概念。
而“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就是在晋朝,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书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

周处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晋代周处在《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粽子也是在这时候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也许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伟大诗人屈原也曾吃过粽子,不过那时候还叫做角黍。
端,在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1350
飞翔币
256841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4212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8-06-18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1350
飞翔币
256841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4212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06-18
不错,了解了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91350
飞翔币
256841
威望
224893
飞扬币
274212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06-18
端午节安康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21714
飞翔币
457419942
威望
25662
飞扬币
325797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8-06-18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21714
飞翔币
457419942
威望
25662
飞扬币
325797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8-06-18
要延续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28530
飞翔币
219929
威望
3986
飞扬币
319458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8-06-19
多谢多谢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2330
飞翔币
48412
威望
39522
飞扬币
903357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06-19
路过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