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国拥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男女肥胖人数均超过美国,高居全球第一。一胖百病生,很多人正在毁掉自己的路上!
1如此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胖才怪!
现在大家可选的食物种类多了,出于口感需要,不少人都会选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虽然满足了口舌之快,但是从健康角度来说,其实没吃对。

近些年,我们的饮食结构中,谷薯类摄入量明显下降,水果蔬菜也在减少,而肉的摄入量却在增加,而且畜肉摄入量明显高于禽肉,虽说总体肉摄入量增加,但是超过50%的人群不摄入水产品类食物。再加上,经常光吃不动。
这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胖才怪!
一胖百病生,胖是一种病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而且是多种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肥胖的人发生慢性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都和超重有很大关系。
除此之外,由于肥胖患者体重过重、脂肪堆积较多,更容易受骨关节疾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的困扰。可谓是一胖生百病,一胖毁所有。
何为肥胖,先来算一下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千克/平方米),BMI在24~28范围内,为超重;大于等于28,则为肥胖。
几个小建议做到食不过量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有研究发现,每天增加摄入5克烹调油,或每天多吃2~3个饺子,累计一年可以增加体重1千克。
除了每顿少吃一两口,还有四个小建议有助于胖友做到“食不过量(适当限制进食量)”;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减少在外就餐;定时定量进餐;分餐制。

减肥要控制总能量,建议能量摄入一般每天减少1256~2093千焦(300~500千卡),保持能量平衡,吃得清淡一点,适当减少动物性食物,但奶豆蛋类要保证,水果、蔬菜不能少,减肥不能太求快,每周减重1千克左右比较合适。不要减了肥,却导致营养素缺乏。
少吃少动就能减肥?错!有人认为,如果自己少吃点就可以减少运动量甚至不运动,这样也算“吃动平衡”。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认识。“不动”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减弱机体抗病能力,并降低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60~90分钟,每周5~7天。每2天进行一次抗阻肌肉力量训练(哑铃、弹力带等),每次10~20分钟。
推荐:健康塑形三步走4个少
①少摄入: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提高优质蛋白的供给,均衡膳食营养;
②少吸收:通过抑制分解酶的活性,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③少合成:抑制催化合成作用的酶活性,有助于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进一步合成为能量储存起来;
④少囤积:提高能量代谢才能防止体内多余能量物质转化囤积,并提高对原有囤积脂肪组织的利用。
8杯水

充足的水分有助体内大量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不要等到渴了才想起来喝水,而且每个人的饮水量也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