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3191
-
- 注册时间2010-01-01
- 最后登录2025-07-10
- 在线时间27717小时
-
- 发帖25242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48412
- 威望39522
- 飞扬币903674
- 信誉值3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252422
- 飞翔币
- 48412
- 威望
- 39522
- 飞扬币
- 903674
- 信誉值
- 30
|
一个朋友Z向我抱怨: 车子要保养了可是没时间去 扣分了也拖着没去处理 要去检查眼睛但是心里仍有疑虑 材料写了但是没人指导修改没有方向 隔三岔五值班加班,要寄的快递迟迟没有寄出,天气这么热昨天晒了下更黑了,因为焦虑痘痘也冒出来了,发际线越来越高,办事效率越来越低…… 说到底都是拖延惹的祸。 蔡康永主持的《你说的都对》,其中一期主题是“拖延不是病”,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从“远古基因”以及“强迫症”的角度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拖延不是病,不拖延的人才有病。 这个观点触碰到我们的痛点,让大家松了一口气。拖延在当今社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其实,我们不是不知道准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对劲,而是身陷一种习惯性的逃避行为当中,不敢去真正面对问题。 刚毕业第一份工作时,那时还没从大学生活中适应过来,早上很喜欢睡懒觉,怎么改也改不过来。 公司9点上班,经常是在打卡时间截止前才匆匆赶到办公室,甚是“准时”。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每天都把闹钟时间定的很早,可丝毫没有作用,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是这样的。 清晨,被闹钟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的原先订的计划,同时却在享受着被窝的温暖,一边在不断的提醒自己“该起床了”,一边又在不断的给自己赖床找各种借口“再眯一小会就好”,“反正时间还早”。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睡了十分钟,五分钟…… 如果我们自己觉得拖延对自身造成了很大伤害时,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改变。 爱拖延也许是因为刺激不够。 想起小时候拖延症很严重,每天放学回家玩够了再写作业,头天晚上写不完,第二天早上起来写,周末的作业周日晚上写。有时为了应付老师,想尽办法漏字少写,要么匆匆忙忙,以致于作业完成的没有质量。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父母有时候不得不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可也就只见效一会儿。过后该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 直到父母有了一个想法,和我们做一个约定:只要以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每个月都会得到一些零花钱,每次考试达到一定名次,也会有一定的奖励,所有零花钱让我自己支配。 为了得到这些奖励,此后也会按时的完成作业。 人们常常说:愿每天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话一出口,内心便顿显落寞。因为“梦想”这个词,给人感觉太过飘渺。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词缩小一个维度,切分来看,梦想就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 爱拖延也许是因为没有目标,动力不足。 当“随便啊”、“要不明天再说”这些话我们经常挂在口边时。久而久之,做事拖延就形成了习惯。于是我们变得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我们都拖延知道拖延是件可耻的事情不是很好,可当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毛病以后,它便不再成为毛病了,反而成了一种默契。这样一来便显得那些从不拖延的人非常奇怪,因为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步伐,有着自己的目标。 拖延症与对某种东西上瘾本质上毫无差异,只不过拖延症是对“耗着”上瘾。拖延症就是快刀斩不断的“乱麻”,必须得慢慢梳理,越急于求成,拖延反弹的就越厉害。 海子有一首著名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那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不拖延的人;明天,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