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定调了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当然说的都是官话: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从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首先我们看目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呢?“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会议还指出: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今年以来央行实施的三次定向降准:
2018年1月25日:释放资金4500亿元
2018年4月25日:释放资金4000亿元
2018年7月5日:释放资金7000亿元
所以我们看到,大水漫灌可能不会出现,但是水真的来了!
当然我们知道无论货币的宽松还是缩紧,肯定目的都不是为了刺激房地产,房地产这个矛盾,政府想控制还控制不过来呢,肯定不会拿货币去刺激,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每一次的放水,这水无论如何都会流向房地产一部分,反倒是那些干涸的中小企业只能渴死,这其实也是一种经济规律,人民币目前看来是一直贬值的,越有钱贬值的越多,开发商买地,老百姓买房,这仿佛成了抵抗通货膨胀最有效的手段。

那么下半年到底是不是买房的好时候呢?
其实看到上面我的观点已经很明确了,通货膨胀继续进行,房产是抵御通胀的有效手段,而房贷是我们普通人手里最廉价的杠杆,银行给你的贷款比你在民间的借贷还要低,后面的还款压力交给通胀和收入的增长,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刚需买房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很多人说现在城市房价太高了。房价泡沫喊了多少年了,那些一直喊的人都喊累了吧,但是看着城市地铁一条条的修通,城市面积一步步的扩大,一座座公园、一所所学校拔地而起,甚至城市的一个个新区慢慢兴起,房价泡沫的声音越来越低。政府为了克制自己的贪欲推出了一系列限购和限价,这算是自己割自己肉呀,因为城市的道路、市政、地铁、公园哪个不需要钱?
我们买的房子看到的不能仅仅是自己的房屋大小,你凭什么5块钱就能坐着造价上万亿的地铁,你凭什么几百块钱就能上着公立学校,你凭什么有
免费的公园玩和便宜的公交坐?这都是城市的福利,这些都是要算到你的房价里面的。
任志强说过:房地产是政府的夜壶,宏观经济不行了就会拿出来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暂时放到床底下。
那么下一轮房价什么时候上涨?就是政府缺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