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壮说历史

经常看抗战影视剧的人可能会发现,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之间的战争,通常最后都会演变成肉博战,而看二战片中,日军和苏美的对抗,就很少有日军使用“拼刺刀”的作战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二战时期中国还处在落后阶段,工业水平和武器装备都不能和日本比拼的。当时的中国物资乏,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低下,所以入伍的士兵因为长期的吃喝不足造成面黄肌瘦,身体素质明显低于日军。而日军当时身体素质是要高于中国士兵,日本当时虽然资源也缺乏,但他们举国之力,对于参战的士兵们的供养是充足的,当时的日军士兵虽然矮小,但营养充足,体力、力量都强于中国士兵。

并且据资料记载,二战时期日本男人为普遍掌握拼刺刀这一技能,是从小孩开始就要学习如何使用刺刀的。刺刀白刃战也是日军的一种流行战法,双方在战斗中前进,在接近对方阵地时,便放弃枪击,改用军刀或者步枪装上刺刀,向对方阵地发起冲击,一方面打击对方的士气,也是减少子弹损耗。

所以我们经常在中日对战中看到日军的标准配置就是加长的三八大盖配备着刺刀。所以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可以通过肉博战,用高于中国士兵的体力和技术,用刺刀来决定一场战斗的最后胜利。
而日军在和苏美对战时,也是想通过这样的刺刀白刃战来取得胜利的。在战斗刚进行的时候,日本的刺刀战确实也是给苏美军队起到一些伤害,尤其是在夜袭近距离作战中,日军日渐熟练的刺刀肉博战,是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了苏美军队的火力优势的。

但当时苏美的军事装备和人员配备是远远高于日军的。针对日军的刺刀,美军发现手枪可以克制日军的近距离刺刀战,手枪的体积小,使用灵活,在激烈的刺刀比拼中可以随时的调转方向
射击,并且手枪的穿透力比刺刀高,但要弱于机枪大炮,这样可以减少误伤自己人的机率。

美军后来还研究出三人配合射击法,一人装弹,一人射击,一人警戒。这种手枪配合作战方法出来后,日军同美军的战斗就减少刺刀比拼的次数了。而在苏军方面来说,苏军的武器配备水平始终比日军先进量大,苏军武器装备了大量坦克、火炮,还有飞机,作战中飞机空中扫射,陆地上步坦协同作战,并且在军队中大量配备冲锋机,在日军还没推进到近距离时,直接用空战陆战大炮加冲锋枪扫射的超强战力瓦解了拿刺刀的日军,日军当然更不可能和苏军进行刺刀战了。
二战时期,在武器水平比较低、人员素质也弱小的中国战场或者东南亚战场日军可以使用刺刀战来战斗,而面对苏美的先进的自动武器加重火力组合,刺刀战就完全是自取灭亡了。
本文由二壮说历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