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从周朝开始,设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兵部就是六部之一,在隋朝三省六部制度形成,唐朝得到完善六部被划到尚书省,到了明代,六部直接归皇帝管。侍郎这个官职是尚书的属官,也就是副职,兵部侍郎就是兵部的副部长这样一个职位。

兵部,作为六部之一,是和军事相关的一个机构。但实际上,兵部在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多大的军事权的,负责的大多数都是行政类和后勤类的工作,比如说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相对来说,历朝历代中,明朝的兵部权力最大,清朝的兵部职权最弱。

明清后期,尚书侍郎就慢慢成为一种荣誉职衔,对重大的军事行动的主将或是地方重要的驻守将领都会在他们主职衔后加一个尚书或侍郎的荣誉职衔,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品级,以便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以示朝廷的重视,但不能对部里的具体事物有干涉,在京城部堂里坐堂的侍郎才是正主。

六部的一把手一般都是尚书,而侍郎呢,就属于二把手,被称为是兵部尚书的副长官,根据兵部的职能特点有些像现在国防部,兵部尚书类似于国防部部长,而兵部侍郎类似于国防部副部长,但是随着朝代的变化这些官职也会有些不一样,比如在明朝时,兵部侍郎就分为左侍郎和右侍郎,右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参谋长,而左侍郎才是国防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