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确定>>
各地确定养老金调整方案 上海每月涨60元居首
今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同时,今年也是我国第14次调整养老金,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今年养老金调整将继续坚持"并轨"原则,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退休人员能涨多少钱?由于养老金调整并非单纯按照比例上涨,各地调整情况也有所区别。
首先要看定额调整数,其明确了该地区各类退休人员的统一调整标准。上海每个月的养老金涨了60元,排在全国首位。辽宁每个月养老金最低上调金额为20元,这个数字与其他省份相比最少。不过,对于在辽宁工作的的80岁以上的退休员工来说,按照适当倾斜原则,其每月可以多领100元的养老金,这个数目则远超其他省份。
挂钩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举例:上海明确,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不足30元的按30元计算;再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1%。

适当倾斜是针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的特殊照顾。如宁夏规定,在定额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艰苦边远一类区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5元,对艰苦边远三类区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0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各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并不是全部上调,能够参与此次养老金调整的人员范围是2017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2018年退休,是不能享受此次养老金调整的。
4000亿投资A股>>
10月31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截至9月底,北京、山西等15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7150亿元,其中416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

2015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发布,首次批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市。办法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与社保基金一样,养老基金被视为稳健长线投资,持仓动向为市场所关注,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完成,调仓换股路径逐渐清晰。从刚刚披露完毕的三季报数据来看,养老金投资A股力度正在加大。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养老金持股账户已增至15个,持有33只股票,不管是持股账户数量还是持股数量,均创下养老金正式投资A股市场以来纪录。
对于长线资金入市,证监会此前发布申明称,鼓励价值投资,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机构也指出,养老金跟资本市场的结合,给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来源,资本市场也给养老金带来一个长期的保值增值。
截至目前,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落地,未来养老金将迎哪些新变化?卢爱红介绍说,下半年,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具体实施办法,尽快启动资金缴拨工作。同时,分类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工作,并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新业态就业人员、贫困人员为重点,实施精准扩面。

31日,人力社保部举行2018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卢爱红指出,下一步将立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贫困人口全覆盖,继续做好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到今年9月底,全国60岁以上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老人242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1117万人,享受代缴保费政策的贫困人员205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1302万人,代缴总金额超过21.2亿元,让更多贫困人口参加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当中来。同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从2018年1月1日起,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70元提高到88元。
提高标准>>
多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普遍高于88元最低标准
要加快界定政府责任,规范各级政府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预算投入,为进一步提高基础养老金创造空间
近期,江西、湖南等地宣布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江西、湖南、宁夏、重庆、内蒙古、青海、福建等地提高了这一标准并逐步落实到位。同时,多地正在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据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确定标准并全额支付给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中央根据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
记者统计发现,多地提高标准后,普遍高于国家规定的88元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其中,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今年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105元,增幅超过三成;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统一提高18元,即由原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3元,惠及980余万名城乡居民;内蒙古从2018年1月1日起提高18元基础养老金,使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128元;河南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涨18元,达到每人每月98元,预计河南年满6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月平均养老金收入将突破110元。
9万亿储备金>>
郭树清:已为群众养老积累储备金近9万亿元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国际养老金监督官组织全球养老金论坛讲话时透露,2017年受托管理企业年金资产达到了6246亿元。在个人养老金领域,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已为人民群众养老、健康积累了长期储备金近9万亿元。

对于推进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他建议:一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结合起来。解决养老金缺口,从长期来看,还是要靠促进经济增长。养老金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养老金制度不合理,会扭曲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经营成本,抑制资本形成和积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养老金制度改革和经济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筹资能力不足问题。
二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加强养老金监管结合起来。养老金制度改革要充分考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使养老金制度符合国情。加强宏观审视监管,保持经济金融健康。坚持审视监管原则,引导养老金投资机构树立长期稳健的投资理念,提高监管的技术水平,促进养老资金的长期增值。
三是要将养老金改革与发展养老产业结合起来。在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整合医疗、老年看护、养老社区等多方面养老资源,推进养老保险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养老产业供给能力和水平。
养老焦虑>>
又是一年重阳节。这是一个属于老人的节日。以往,人们在这一天想起的是孝敬父母长辈、尊老助老;可这两年,人们却在这个节点不时提起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
有机构做了一个“重阳节大调查”:多少钱才够养老?数据显示,31.03%的95后认为,需要500万以上才够养老;目前月收入3万元以上的,77.78%的人群也都认为需要500万以上。这个金额乍看来过于庞大,但考虑到95后退休至少也要在本世纪50年代,准备500万养老(以现在的购买力计算),似乎也不足为奇。

回看我国的老龄化,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净增1.1亿,这相当于一个日本;近五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2050年,十个中国人里,三个半都是老人。那时候,社会恐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
对于未来的焦虑,大概衍生于三组数据:一是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二是我国出生率下降;三是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三个方面都有充分的数据予以佐证,客观来说,三重压力之下,养老焦虑悄悄袭来是一种必然。
(北京时间综合,资料来源中新经纬、北京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