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7 日公布的 " 改革开放 40 年上海女性发展调研报告 " 显示,女性初婚初育的年龄大幅提高。网友留言亮了 ..
上海:女性初婚年龄的提高幅度高于男性
" 怎么还没对象?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你有没有这样被长辈问过?这样问题的背后,也映射出了年轻人晚婚的现象。
据新民晚报
报道,今天上午,上海市妇联公布的 " 改革开放 40 年上海女性发展调研报告 " 显示,女性初婚初育的年龄大幅提高。

与全国相比,上海男女的初婚年龄提高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且女性初婚年龄的提高幅度高于男性。
截至 2015 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 30.3 岁和 28.4 岁,比 2005 年分别提高了 5.0 岁和 5.4 岁,比 2010 年分别提高了 1.5 岁和 1.9 岁。2015 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龄为 29.0 岁,已经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
比较 2005 年和 2015 年的有配偶人口比例可知,女性有配偶的比例在各年龄段都有下降,且在 25-29 岁年龄组降幅达 11.5%,30-34 岁年龄组降幅也达 7.6%。
也就是说,在过去 10 年中,男性青年的婚姻状况变化不大,而女性青年的婚姻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江苏平均初婚年龄:女性 34.3 岁 > 男性 34.1 岁
在你的家乡,大家又是什么时候结婚的呢?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江苏,根据该省民政厅今年 1 月发布的数据,2017 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 34.2 岁,其中女性 34.3 岁,男性 34.1 岁。而
2012 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 29.6 岁,2015 年 32.4 岁。
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 34.2 岁,这也意味着,1984 年出生的人,今年结婚也只能算是 " 平均水平 "。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据媒体报道,2017 年,陕西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 30.6 岁,女性 28.8 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晚了 0.2 岁。其中,男性初婚平均结婚龄 28.7 岁、女性 28.6 岁,与去年同期相比男性晚 0.1 岁,女性晚 0.1 岁。
此外,在青岛,据媒体报道,2017 年该市初婚平均结婚年龄是 28.3 岁,其中男性为 28.2 岁,女性为 28.4 岁。
而在杭州,该市民政局发布的婚姻登记数据显示,该市男性的初婚平均年龄为 28.6 岁,女性为 27.1 岁,与 2016 年同期相比,男性晚 0.1 岁,女性晚 0.4 岁。
全国:结婚人数和结婚率双双下降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7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7 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 1063.1 万对,比上年下降 7.0%。
此外,2017 年全国的结婚率为 7.7 ‰,同比降低 0.6 个千分点。据媒体报道,这也是该项数据自从 2013 年达到 9.92 ‰的峰值后,连续第 4 年出现下滑。
而结婚人数和结婚率双双下降背后,婚龄普遍推迟是其背后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 1990 年至 2017 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推迟 4 岁多,从 21.4 岁提高到 25.7 岁,并有继续走高趋势;平均初育年龄也从 23.4 岁提高到 26.8 岁。
从生育的孩次分布看,近 40 年,妇女高孩次生育明显下降。从 1982 年到 2017 年,我国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从 30.3% 下降到 6.7%。2000 年至 2010 年,我国一孩生育占比都保持在 60% 以上。2017 年新一轮政策调整以后一孩生育占比有所下降,但低孩次生育已成主流选择。总体来看,30 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观念转变,使得 " 少生优生 " 成为多数人的自愿选择。
网友:宁可晚婚,也一定要遇上对的人
为何选择晚结婚?有人认为,宁可晚婚,也一定要遇上对的人。

同样也有网友认为,生活的压力过大,导致婚姻被推迟。

对此,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车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晚婚现象的原因很多元,例如,主观方面,如今的年轻人更加独立,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更愿意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客观因素里,社会发展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影响婚恋的社会因素更复杂,这些都会对初婚年龄产生影响。
那么你呢?

你还是单身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