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20%左右,约有40%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威胁,沙漠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其中,大量的土地是在沙漠地带和中东国家的财力,在控制沙漠化,可以说是很多的尝试。
而在这些众多的手段中,由于大多数中东国家靠近海洋,利用海水防治沙漠化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例如,英国工程师将海水引向约9公里的内陆,
帮助科威特建设了一座城市。旨在将海水纳入城市建设,除了改善生活环境外,从长远来看,该计划是为了改善沙漠的性质,希望它能慢慢变得更加适合陆地。

然而,这种直接用海水处理沙漠的方法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海水含盐量高,在增加当地水汽蒸发量的同时,土地盐渍化问题将变得非常严重。当然,如果海水淡化可以作为本地的水源,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海水淡化的成本仍然很高,对技术设备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以色列目前的海水淡化能力最强,可以在45分钟内将海水直接转化为饮用水。它的索雷科海水淡化厂每天也生产624000立方米以上的淡水,供应以色列全部淡水需求的大约20%。

当然,重要的是要指出,即使以色列拥有如此高的技术,其淡化海水仍然无法大量用于沙漠治理。因为,从本质上讲,成本是负担不起的。此外,就我国而言,由于陆地上也有大面积的沙漠地区,因此也有关于“海水西送工程”防治荒漠化项目的想法和相关研究。
例如,其中一种想法是,海水从渤海湾向西输送,经过毛乌素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最终到达罗布泊和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可以说,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能如设想的那样实施,就能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对我国人口众多、可利用土地面积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就目前的“海水西调”而言,它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还需要解决,例如土地的盐渍化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成本问题。此外,西北地区寒冷的冬季也是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