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37年9月3日,当时正值武汉会战前期,为了宣传“大东亚共荣圈”战争的合理性以及向国内日本人洗脑,日本方面派出了著名战地记者小俣行男,这些战地记者一行几人,来到了庐山前线采访,当时,日军的将领正是饭冢国五郎,此人为日本陆军少将,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

在武汉会战前,该人就经常上日军报纸,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东京各大影院还连续播放了“军神饭冢联队长”的战地录影。影像中,该鬼子相貌狰狞,胡子拉碴,心狠手辣,顶着个破钢盔,挥舞着手中的战刀随意砍杀中国平民,得手后又叫又跳,十足一个疯子,可在日本好战人眼里,他却是那样的威风,竟一度成了他们心中的榜样。
而日战地记者小俣行男之所以要来到庐山前线做采访,很大程度上也因为饭冢在国内的人气。可来到庐山前线后,小俣行男有些吃惊了,因为这次饭冢面对的中国军队并不弱,相反,非常专业。

当时守庐山一线的是中国精锐军队---陆军第160师,在与日军的激战下,成功挡住了日军15次进攻。
虽然日军装备精良,可面对着中国军队依山而部署的战略,饭冢非常沮丧,这一次他感觉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于是在日记者小俣行男的采访下,他流露出了非常疲惫不堪的表情。
庐山一线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巧妙利用地形与日军顽强周旋。日军虽然装备精良,无奈庐山是李四光特别偏爱的那种冰川造山,形状雄奇,道路险峻,中国军队把迫击炮搬上山顶,日军形容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如同雨点从天而降”。这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饭冢面对的中国军队是陆军160师,这是广东粤军唯一一支也戴钢盔的部队,从这个特点也可以明白这绝对是一支精兵。双方在东孤岭浴血苦战,饭冢连续发动了15次进攻,依然无法拿下中国军队的防线,损兵折将。
所以,采访的时候,饭冢诉苦极多。按说,离军神的标准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儿。不过,饭冢的形象很吸引小悮。因为苦战,饭冢晒得极黑,眼睛里全是血丝,胡子已经多日不刮,显得相貌狰狞。尤其是天气酷热,他上身赤裸,显得颇为凶猛。
“饭冢君,此神情非常好,你漆黑有力的身躯,眼睛里布满血丝,胡子浓黑茂密,呈现出岁月的沧桑,非常孔猛有力。非常好,国内很多女性都将会为您疯狂了呢。”
小俣行男一番马屁说出后,饭冢一下子眼睛就亮了,他狰狞的大笑,随后说道:“要不,我再摆几个姿势,你给我多拍几张。”
“好,只是按照高层宣传标准,您应该换个帽子。”说完,小俣行男递了一个钢盔给了饭冢。
只见饭冢一骨碌爬上了比较符合战场气氛的高地,紧接着,他又拔出了指挥刀,又开始了一顿又吼又叫,又蹿又跳。

这时,中国军队的哨兵正在侦查,只见他隐约着看到日军战地最高处,一个东西在那跳来跳去,他定睛一看,卧槽,原来是个鬼子,戴着一个锃亮的帽子正在那群魔乱舞呢。
“我去他娘的,狗日的,这么嚣张,戴着个锃亮的龟儿子帽子,怕你爷爷看不到,你还不停跳啊。”哨兵愤然的骂道,他随即举起了枪,没一会又放了下来,紧接着,他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骂道:“可惜了,你爷爷我的汉阳造射不了这么远。”

正当哨兵一口怨气没法吐时,他看到了自己肩挂着的三八大盖的兄弟朝这走过来了,哨兵高兴坏了,当即就跑过去说明了缘由。三八大盖儿,即日本造三八式步枪,因为枪机上有一个防尘罩而得名,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装备,射程远,
射击精度高,饭冢所在的那个高地,汉阳造打不着,三八枪的射程可是正好合适。
这位哨长的理解是有科学依据的。三八式步枪的标尺射击2400米,而汉阳造只有2000米,三八式步枪子弹初速760米/秒,汉阳造是600米/秒。更重要的是日本工业技术发达,因此制造工艺精良,汉阳造的设计虽然不错,材质和制作水平则无法与三八枪相比,理论上有效射程600米,实际那是样枪的数据,发到士兵手里的,能打四五百米就不错。而三八枪的弹道,无风天气在800米上取准依然相当准确。淞沪战役,装备汉阳造的国军结壕阻击装备三八枪的日军,没少吃射程近的亏。
还没来的急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见三八大盖的兄弟就已经端起了枪口,只见他瞄了瞄,轻轻的就扣下了扳机。

日军这边,日记者小俣行男此时也正好按下快门,只听见“扑通”一声,饭冢倒在了地上。小俣行男顿时懵了,怎么,饭冢还玩起了行为艺术?带着疑惑,小俣行男匆忙爬上了高地,刚看到饭冢,不由得,他就双腿一软跪了下来
只见饭冢扑地而亡,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腔...
第二天,日本的报纸刊登了饭冢生前的照片,并宣布了他死亡的消息,日本军民都陷入了哀痛,毕竟以前是那么“威武”的一个人,说没了就没了,而日军高层在知晓了当天事情的缘由后,集体都开始了后悔,毕竟那顶钢盔,是过于锃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