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是最重的,有房就有家,倾其一生就是为了能买套房子。随着北京、天津地区的房价越来越贵,很多人都选择到周边这些外围的县去买房子,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够行政区域的变革,划入大北京、大天津的市区范围。河北的王先生在沧州青县交了18万订了一套房子,可临近交房时发现根本没有自己的房子。

根据王先生的讲述,小编经过详细的整理,情况如下
1、王先生听自己的朋友说到沧州青县去
投资一套房子,青县未来很有可能会划入天津去,到时候孩子户口落在这里,读书也很方便。王先生觉得这是一个投资的机会,便随着朋友来到青县的售楼部看了看。经咨询后,这里的房价比较低,才3500元,买个小户型的90平房子也才30多万。

2、王先生觉得自己能够承受这个购房款,就和朋友一起订了这里的房子。王先生和开发商约定是先交首付款18万元,后续的钱分四次交清,每半年交一次。王先生交完这18万元首付款就返回北京务工了。半年后,该交第一笔余款时,开发商并没有让他交钱。

3、王先生觉得纳闷,还特意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问第一笔余款什么时候交,对方对于送上门的钱却拒之门外,说现在是春节放假,不收钱,等上班后再说。王先生始终也没有等到对方催交余款的通知。王先生认为可能是后续交房的时候一次性交清,于是就把钱攒着,等着交房的日子。

4、按照合同约定的交房日期,王先生和朋友在这一天赶到青县的房子里去看看,准备收房。王先生看着一排排的房子,心里想着马上就能收房了,心里美滋滋的。可当王先生找到自己合同上写的8幢的时候傻了眼。当时王先生买的是702室,而且是电梯房,可眼前的房子最高只有5楼,只是电梯房,王先生房子去哪了?

5、王先生联系原来购房时的销售人员,发现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到了售楼部也发现人去楼空,王先生担心辛辛苦苦赚来的18万元打了水漂,只好求助媒体,希望记者能够
帮助自己。
以下是记者到达现场,对整件事情进行采访和调查的过程
1、记者陪同王先生实地查看了这个小区,发现这个小区楼层都是5层的,王先生的7楼在这个小区里根本就没有。记者就和周边已经入住的住户打听,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是原来这个村的村民,并没有外人购买了这里的房子。最让记者吃惊的是,王先生买的房子小区名称和现在的小区名称都不一样了。

2、可王先生买的时候,售楼员带他看的房子确实是这个小区,而且合同上写的地址也是这个小区。难道是一房多卖吗?记者和王先生来到位于小区外的开发商售楼部,售楼部的负责人接待了记者和王先生,售楼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的那个开发商原来和他们谈过,帮他们卖房子,可他们没有同意。

3、简单来说就是原来的开发商一边和现在的开发商谈着项目,一边就开始收预付款卖房子了。在原来的开发商那里买房子的业主很多找过来,还和他们发生了冲突。现在的开发商则明确表态:原来的开发商卖房子的事情他们不知情,也和他们无关。

4、记者和王先生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打听到原来开发商负责人的电话,负责人详细的解释了这件事:原来是和现在的开发商谈合作,但是合作谈崩了,只能开发这个小区边上的一块土地,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动工,如果你们愿意等就等,不愿意等过几天就退你们当时买房子的首付款。王先生等人表示要求退款。

1、现在的开发商越来越没有底线,合作都还没有谈成,房子都还没有开始键,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公开售卖,收取预售款。当合作的项目出现问题后,开发商一走了之,对当初交预付款的消费者不闻不问,如果不是王先生主动去维权,开发商肯定不会主动去退款。
2、对于王先生的选择,小编认为是明智的。开发商虽然承诺是明年三月份开工,但是前期开发商的所作所为已经毫无信用可言。即使现在房价飞涨,明年3月开工的房子可能会有涨幅,但是小编认为还是把钱落袋为安,不值得再去冒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