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不交三友,落难不求三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
文丨历史的梨花
古语常说:“雪中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假小人。”这句话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众所周知,人都是趋乐避苦的,群体往往会向有益且轻松的一方靠近,因此我们很难断定身边的人的真心与否,也无法知道这些人对于我们来说是值得一生珍视的良师益友,还是危难关头落井下石的奸佞小人。中国俗语中有着很多教会我们日常生活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理的俗语,而从这些语句中,人们大多受益良多,这也就是中国俗语能够流传千年的原因。俗话说:“人穷不交三友,落难不求三人。”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所谓人在贫困之时不能结交的三种朋友,就是同病相怜之人,意志消沉之人,以及甘于现状之人。
首先,不结交同病相怜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在得到共鸣之时常常会沉溺在这种虚伪的安定之中,而最终无法自拔,也就是说,结交这样的人就等于将别人和自己一起拉进无尽深渊,并没有再出去的想法,仅仅会互吐苦水罢了。
第二种不能结交的便是意志消沉之人。人在不乐于现状之时是很容易受到蛊惑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如一个穷人去接近一个一心上进的人,那么他的生活也会在自己的努力下日渐景气。而假如接近一个自甘堕落,安于现状混混度日的人,那么这一辈子也就算是废了。

第三种不能结交的便是甘于现状之人。假如一个人停止前进,一般来说都是觉得自己的高度已经达到了当时对自己的期望,但相对来说,也会有思想素质低下,不思进取的人。这类人通常会自视清高,以为自己是“才高八斗”之人,沉迷现状自认完美。假如与这样的人结交,我们便也就成了同类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思想决定了今后我们生活圈的层次高低,不思进取的人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有所作为的高度。
而所谓落难之时不求的三种人便是不愿共苦的人,曾经
帮助过的人以及看低你的人。
首先第一种是不愿共苦的人,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乐意于锦上添花的小人,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凑,也就是唯利是图,绝不管你是否需要帮助。因此这样的人是不值得结交且不能去依靠的。

第二种便是曾经帮过的人。这个世界实际上与书中的大同世界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付出都会有回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每个人的心境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当我们有困难时去求助曾经帮助过的人的时候,而那个人对自己又不加帮助,难免就会让人陷入郁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把自己的心情搞得乌烟瘴气。
第三种,不要去求轻视自己的人。这样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卖力不讨好,活生生惹一身骚。那些轻视你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见不得你好,因此再怎么去求都只会碰的一鼻子灰,因此这样的人是万万求不得的。

说起来,为人处世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学习到很多从未听说过的道理和
经验,有的人值得交往,有的人不应该深交,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文化道德对于日常交际有着很大的作用,所谓思想决定质量,而质量决定层次,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取决于自己的情商和思想深度,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重要,选择做对了,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