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让戴笠杀一人,戴笠听后大惊失色:我杀不了,你降我职吧!
文|历史回炉
在动乱战争时期,想要获得势力或者寻求平安,军队和权力是少不了的,因此一个领导者通常会在军队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下功夫。要说管好一个军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统领军队和治理社稷其实很像,首先需要人才做支柱,其次需要足够的经济能力和一定的社会支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好的领导。

因此,一个领导者为了更好地促进军队的发展,就会在各方面下功夫,比如,建立一些重要部门。在内战时期,国民党中有一个重要的情报组织,名叫军统局。军统局的存在不仅仅是起到一些震慑和管理作用,它的作用实际上跟雍正手下的“血滴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提供情报,并且进行处理。

在抗战时期,军统局深受国军重视,当时的军统局副局长也就是这个组织的头目戴笠。其实按理说,一个深受上级重视的下属必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上级惟命是从,但是就是戴笠这个忠心而正直的人,竟然公然抗拒蒋介石的命令。戴笠是出身于黄埔军校的优秀高材生,对于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几乎是领导者们都想要收入麾下的存在。

戴笠最擅长的是情报和暗杀方面的工作,这也就是他成为军统局副局长的原因,再加上自己审时度势和处理事件的能力,深得蒋介石赏识与重用。在他任职期间,一心忠于蒋介石和国民党,表面上为军统鞠躬尽瘁,私下里还为蒋介石除去了很多心腹大患,说他在军统情报方面是开山之人也不为过。

更令人敬佩与害怕的是,作为近代亚洲最神秘的几个人之一,戴笠的行踪几乎没人知道,就连蒋介石也在传递消息方面费了大番力气,因此他刺杀行动成功率之高是令人咋舌的。只要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他都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完美不留痕迹地完成任务,并且很难被人发现破绽,几乎让“受害”一方有着“申诉无门”的处境。

戴笠有一个好朋友叫做王亚樵,由于做了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而遭到了蒋介石的追杀。杀害同窗这种事对于当时那个看重友谊的时代来说是令人不齿的,但是戴笠在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和手软,组织好队伍,仅用了别人一半的时间就将王亚樵的命取了。

或许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疑惑这样一个冷血且忠心的人为什么会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呢?戴笠虽然手上沾了不知道多少人的鲜血,但是整个人还是正直且明辨是非的。当蒋介石下令要戴笠杀害自己的发妻姐姐宋庆龄时,戴笠坚决不肯,扬言就算蒋介石枪毙了自己,他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面对蒋介石的怒火,戴笠也没有丝毫退缩,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宋庆龄作为蒋介石的妻姐,按理说来也算得上是一家人,而且宋庆龄在当时是一位受人尊敬推崇的女革命家,她的一生都在为人民解放事业做贡献,对于社会来说是极不能缺少的人。最后戴笠也因为不愿意为蒋介石清楚这个心腹大患而被撤职,却不曾后悔。

任何大的团体都是需要赞助和支持的,而戴笠所在的情报组织的“金主”便是宋子文。在往情报局里面投钱的时候宋子文就对戴笠说过,宋庆龄是绝对不能动的,因此戴笠至死也没有做过伤害宋庆龄的事。

蒋介石让戴笠杀一人,戴笠听后大惊失色:我杀不了,你降我职吧!其实戴笠的这种行为也是值得谅解的,首先他没有愚忠蒋介石,其次他考虑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整个情报局持续存在的未来,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事,不是流言和压力能够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