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万众瞩目的光鲜背后,都有着无数为人所不知的辛酸,刘翔的跟腱、孙杨的指纹、陈若琳的颈椎、惠若琪的心脏、傅园慧身上的抓痕......竞技体育运动员,不分男女,为了站上更高国际赛场,他们真的很难很难。

训练时期或大赛来临时期,总会有那么一批女运动员,自己的生理期不甚与比赛日撞期,这个时候,如何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对于普通人而言,生理期来临,最忌讳剧烈运动,但对运动员而言,你拒绝运动,就等于你放弃了比赛。

这样的案例,
报道性的很少,但在我国,却有这样一例,昔日中国游泳队短距离仰泳之王的赵菁,便曾遭遇过生理期装上国际大赛的一幕。作为当时中国短距离仰泳的佼佼者,赵菁先后打破过亚洲记录和世界纪录,曾多次参加过游泳世锦赛,多次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上。

她在200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上,拿到了女子50米仰泳的冠军,但是这次比赛赵菁不幸遭遇了生理期,赛前就疼痛难忍,站立都很难受,但是这位坚强的女人坚持完成了比赛,依靠强大的意志战胜了其他选手。在赛后,赵菁瘫坐在泳池边,教练只能把她抱回去,因为赵菁已经不能独立行走了。

除了缺席比赛之外,女排运动员还会用药物推迟女运动员吃药推迟生理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当然,即使现在最高级的药物,也会对女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一般都会造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生理期紊乱,内分泌失调。

女运动员遇到生理期怎么办?中国世界冠军忍痛夺金,被教练抱回去。中国体育健儿,他们真的很不容易,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管成功与否,你都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