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朝鲜战争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黄继光和邱少云这两位革命烈士,黄继光为了掩护部队的攻击用身体挡住敌人的火舌,邱少云被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目标,被大火整整燃烧了30多分钟却不吭一声,最后壮烈牺牲。黄继光和邱少云两位革命烈士都牺牲在朝鲜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而上甘岭战役也被称为整个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黄继光烈士
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坚守上甘岭40余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的志愿军第一铁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
相比志愿军其它部队,15军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
15军的前身是1947年8月在太行军区及所属分区十几支地方武装基础上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简称九纵,其 司令员是后来的开国上将秦基伟。组建10天后,九纵便投入战略大反攻,西下太行,南渡黄河,由皖入赣,一路飞兵,长驱1500里,一直打到福建南平。后来又进军西南,苦战半年,剿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及恶霸惯匪近11万人,当真骁勇至极。

志愿军奔赴朝鲜
经3年北战南征,第十五军叱咤疆场,已露虎相霸气。当解放军能打仗的部队实在是太多了,就不说全国了,即便是在当时的西南军区,15军(此时属于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五军)不及王近山的第12军显赫,也不如杜义德的第10军神气。
而真正让15军声震全军的则是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烈士和邱少云烈士就是15军的成员之一。

邱少云烈士
1950中央军委决定从西南军区抽调3个军入朝参战,15军军长秦基伟三度请缨,费尽口舌,把握住了来之不易的机会,15军顺利开赴朝鲜战场,而朝鲜战场上也多了一支人民志愿军的骁勇之师(改编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十五军)。

中间为原15军军长秦基伟
1952年10月14日,中美两国的交战史册上永久记载了这一天,一场旷日持久、极为惨烈的争夺战即将发生,这就是后来人们口中的上甘岭战役,而15军,就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敌军炮火疯狂倾泻在上甘岭的597.9和537.7高地,对志愿军进行火力打击。炮火过后, 美军第七师三十一团全部,南朝鲜军第二师三十二团及十七团1个营,共7个步兵营,在300余门火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支援下,分6路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动猛烈进攻,由此拉开了上甘岭战役的序幕。

上甘岭战役
在之后的40余天时间里,15军作为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面对美军6.2万余人、118辆战车、350门大炮、3000多架次飞机以及投下的200多万发炮弹、万余枚炸弹,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把美军牢牢钉在上甘岭前,打得骄横的侵略者只好再在谈判桌前低下头来,从而加速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进程。(此后文章会详细介绍上甘岭战役的细节)。

上甘岭战役
以15军作为主力的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了一座精神丰碑,更令美军难忘,成为惟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中国战役。

朝鲜战争
而上甘岭战役之后,不仅是在中国,整个世界都知道有个志愿军第15军,志愿军第一铁军的称号实至名归。
1953年,毛主席亲自接见了15军军长秦基伟,对15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很是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