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越反击战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许世友这位开国上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吴忠将军,他12岁的时候就参加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的军衔,是军中最年轻的开国少将。

吴忠在职期间,他担任了北京的司令长官,在当然也正是因为在这个职位,才导致他在指挥对越反击战中,突然被撤职,那么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在和越南打仗期间,吴忠就去越南当地考察过很久,他对越南很熟悉,于是在反击战中,吴忠被调往广州,在许世友的手下当副手。

他接到任务之后就立刻进行了检查,并且立即设置防线,规划出一个合适的作战方案,选择从一条合适的路线挺进部队,因为这个地方的防御路程很近,只不过路上难走一些,这里只有乡村小路,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大截路没有修好。许世友一听这个方案就赞不绝口,但是他提出来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在战争开始后的三个小时,必须要把坦克开进东溪,这是死命令。

东溪这个地方要想三个小时内攻进去其实很有难度,但是吴忠接到任务的时候,只能将计划提前,并不能推后。当吴忠率领部队前进的时候,中央就下达了一个震惊的命令,将他的职务免去,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当时正在调查四人帮的事情,吴忠是当时的司令长,当然会涉及这个案子。当时当年林彪叛乱逃跑,吴忠曾率领众人全力追击,最后总理都紧紧握着他的手说,辛苦了。

要知道在战场上临时换将帅是最不可行的,于是许世友就将这倒撤职令扣下,其实吴忠也有自己的选择,他在大局面前还是会舍小我,在战场上他不管自己的
安全,将指挥中心移动到数百米的地方,这样就能观察战情。吴忠的作战计划进行得很顺利,敌人根本没想到到东溪他们只用了两个半小时,这时,吴忠观察时局,发现高平城中没什么主力军,他就下达攻击的命令,就用了七个小时成功拿下高平。回国后,吴忠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审查,1987年,中央为他正名,随后在海南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