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上栗村,从古至今赫赫有名,因为这个村庄的不足百十户人家世世代代以生产鞭炮为生。1911年冬月,王耀南降生于这个村庄的一个鞭炮世家,他聪明好学,5岁就开始跟着叔父们学习制作鞭炮,几年下来,就掌握了数十种烟花爆竹的配方,技术也很纯熟,在同龄人中甚有出息。

王耀南到了安源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放炮,安源当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之一,也是中共湖南省委指挥暴动的军事中心。后来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担任特务连长。朱德,毛泽东会师,组建红四军;一次偶然机会被朱总司令发现其特殊才能

一次部队要过湘水,朱德就给王耀南布置了架桥的任务。这是红军第一次架桥,根本没有
经验可循,可是煤矿工人出身的王耀南却干得很漂亮。能打仗的士兵不少,可是能干好这种工兵工作的可就没几个了,此次任务中表现出独特才能的王耀南立刻引起了朱德的注意,而且此为红军第一次架桥。随后朱德就任命王耀南组建了红一军团工兵连;三年后他开始大力培训我工兵部队。

在发挥工兵专长的时候,当年这一谋生手段也在部队屡建奇功。红军时期彭德怀几次攻城受挫,都是王耀南的坑道爆破一锤定音。抗战时期著名的百团大战也是王耀南协助彭德怀发动的。爆破王的美名刚传开,聂荣臻又向朱德报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推广地雷战,在多个重要的战役中负责阵地工事的工程保障 。从1934年五次反围剿开始,王耀南就提出用竹筒等就便器材做地雷迟滞敌人的进攻,这是我军在敌强我弱情况下防御敌人的有力战法。特别在抗日战争中地雷战发展到顶峰。一时间精通各种尖兵战术的王耀南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抗日战争,王耀南创造、组织、指挥了地雷战,地道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王耀南被老帅们争来调去,屡立奇功。

王耀南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工兵史,因此同志们称他为工兵王。红军时期直接指挥过他的领导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罗荣桓,陈毅,董必武,黄克诚,滕代远,黄公略,左权,何长工,杨尚昆,朱良才,李德,博古等等;虽然王耀南资格老,战功卓著,伤痕累累,可能因工兵是个辅助兵种,也可能因他文化较低,刚直暴烈,八次降职,1955年授衔时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特别是他在红军时期获得的二等红星奖章(现存军事博物馆)和红旗奖章,是其他人所难以相比的,是对他的最高奖赏,最高评价,也是对工兵(现工程兵)的最高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