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大将,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却只被授过两次军衔,从中将到大将;他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把伟人毛主席当做自己敬仰的师长,毛主席也十分欣赏他、器重他,多次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员;而在历次运动中,毛主席多次保护他,他被开除党籍后,毛主席批示:打击他,就是打击我。“文”中陷于危难之时,毛主席曾说:有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并公开表示,他是“终身海军司令员”。他就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大知识分子”开国大将萧劲光。

萧劲光出身贫寒,在乱世年代,为了不被军阀压迫,地主剥削,他毅然参加了革命。在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后,萧劲光被派往闽西苏区,先后任闽粤赣特区军委参谋长、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彭(湃)杨(殷)军政学校第3分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1931年12月,萧劲光任由宁都起义部队改编的红5军团政治委员,针对该部官兵思想混乱等情况,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圆满完成了对这支旧军队的改造工作,使之经受了赣州、漳州、水口、乐安宜黄、建黎泰等战役的考验,成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红军劲旅。
1931年,萧劲光任红11军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红7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此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
冒险主义盛行。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蒙受了很大损失。萧劲光率仅有70人的教导队和部分地方武装抵御国民党军3个师对黎川的进攻,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

在残酷的战争中,萧劲光未被敌人的枪弹击中,却险些丧命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之手。萧劲光因为撤退和对“左”倾冒险主义提出过不同意见而被撤职审查。
一些人将劲光说成是“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者”加以批判,并以失守、战斗失利为名,撤了他的职,送军裁判法庭公开审判。“不准狡辩!” “必须低头认罪!” “萧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甚至有人喊出了“拥护判处萧死刑”、“坚决要求枪毙萧”的口号。
如何处理萧劲光?正在瑞金的委员之间发生了争执。李德提议枪毙萧劲光。毛主席以中华苏维埃主席身份正式提出,不同意这样对待和处理萧劲光。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拒绝在萧劲光的判决书上签字。还有一些高级干部和红军指战员也都议论纷纷认为这样对待萧劲光很不公道。

博古和李德等人商量后,决定先宣布开除萧劲光的党籍、军籍,后来又以最高法庭的名义判处他五年徒刑,并剥夺上诉权。尽管萧劲光在法庭上实事求是的答辩证明他毫无过错,但仍被开除党籍、军籍,判5年徒刑,无上诉权。
公审宣判后,毛主席让妻子贺子珍代表他来探监。贺子珍向萧劲光转告说,毛主席坚持认为萧劲光撤出黎川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她告诉劲光不要屈服,坚决不承认上述强加到他身上的错误。

毛主席的话,给了劲光很大的宽慰。后来又有人主张杀掉劲光,又遭到了毛主席的坚决反对。毛主席批示,说:打击劲光,就是为了打击我!
由于毛主席等人的保护,劲光在关押一月后被释放,调红军大学当教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萧劲光得到 平 反,恢复其党籍和军籍,并调任红3军团参谋长。到陕北后,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