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职位高低之分,因此,身处于各行各业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更高的职位而努力奋斗。升职不仅意味着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待遇,这也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这一点对于军人们而言也同样如此,军人想要获得更高的级别通常来说只有积累军功这一条途径。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历史上很多将领一场战斗下来,有可能会升上两三个级别,原因无二,这便是军队体系下军功的力量。

反过来想想,没有军功的将领远远被同辈人物甩到了后面,这该是怎样一副心酸的情景?这种情况在近代的八路军身上就有了最为充分的说明,大家都知道我国经历过一段长达十几年的抗战时期,在这期间战斗的频率可是非常密集的。因此,那时候军队想要打仗建功一定不会缺少机会,可是在建国后的授封大会上,我军主力八路军的120师作为三大主力师为何只出了贺龙一个元帅?这到底是因为何故?

我们先来看看十大元帅的归属,其中除却新四军中占了一位之外,剩余的全都出自于八路军,根据当时八路军的组成结构,整个第18集团军下只有120师、129师还有115师这三个主力师,此时剩下的9个元帅名额再排除掉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总参谋长叶剑英这三人,按理说三个主力师一个师落得2个名额刚刚好呀,那为何独独120师只有一个?其实是因为120师歼敌数量最少。

相比起其他二个主力师的战功赫赫,120师的战绩就要逊色很多了。虽然说120师的师长贺龙同样也是大名鼎鼎的悍将,但是打阳明堡战役的时候120师没参加、打神头岭战役的时候120师没参加、打响堂铺战役的时候120师还是没参加,逛过了这么多有名的大规模战役120师自然没有大量歼灭敌军的机会,所以歼敌数量最少这件事算是落到120师头上没跑了,连战役都没去纵然贺龙有天大只能也不能凭空杀敌呀。

至于为何120师没有参加战斗,其实这与120师或者说贺龙本人没有半点关系,要明白我军当时兵力原本就不是很多,如果贸然把所有军队全都派出去穿插在敌人后方,那么必然会造成我军大本营的防御缺失。试想一下,大本营里的任何一位都是我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人物,所以,120师的主要职责就被安排在了拱卫中央
安全上,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想的通了。正因为120师的责任重于泰山,故而,才没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到和敌人的交锋中去。

如果是受这样的因素制约,那么120师背着主力师中歼敌最少得这个名头就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了。毕竟,守卫中央安全也同样是为抗战事业做贡献,在这一点上,很难分得清谁轻谁重,不过虽说有这样的原因在其中,但是军人还是在战场上杀敌建立的功劳更为直接明显。有其他两个主力师做衬托,120师就更加默默无名了。

最后,小编想要说的是无论军衔是高是低,在我们眼中这些将领都是爱国英雄。他们在那个抗战岁月里付出的一切我们不会视而不见,杀敌的数量纵然有大有小,可是将领们心中对于祖国的赤诚却是一样,我们敬佩每一个在祖国危难时勇敢奉献的人。